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3 10:56:22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陆续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教研室或艺术教研室,逐步将音乐教育课程列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然而,仍有多数高校没能给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要从高职院校音乐课开设的意义入手,对现阶段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问题;对策;发展

音乐教育是高职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很久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开展状况令人担忧,出现了诸如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达到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全面教育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所做的具体探究,以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讲授乐理的相关知识,则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由此可见,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简称为美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本身具有多彩的旋律、多样的节奏、多异的声调等,它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认识到自然、社会、艺术的美,进而培养他们美的心灵。可见,音乐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音乐教育虽然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样也与道德教育、智力教育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生活的外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高职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冲击。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德育优势,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广大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诵唱一些革命歌曲或爱国歌曲,进一步对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教育。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高中生都处于一种应试的状态,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高职生根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和培训,不认识乐谱,更读不懂五线谱。另外,由于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的基础与城市学生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情况直接导致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同时也为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教材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材内容已经过于陈旧,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由于音乐教材的选择缺少明文规定,很多音乐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比较随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发展,据我所知,当前很大一部分的高职院校依然采用师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曲集》作为音乐教材,殊不知其中收录的歌曲类别少、内容陈旧,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如果广大音乐教师一味地将这种教材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必定会使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更加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各项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辅导,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设施来完善音乐教学。对于高职艺术教育而言,只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然而,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生源的不断增加,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而现有的教学设施也已经严重破损,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不要说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使用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质量。

(四)教师资源比较匮乏

在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中,只要开设了相关的音乐课程,一般都配备了相应的师资力量,甚至有的还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其中,音乐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于专业院校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也有一部分教师是从表演团体转到音乐教育中的。然而,仍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进而选择非音乐专业的教师负责高职学生的音乐教育,这些教师自身受到的音乐教育也相当有限,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过于年轻,本身的教学经验不足,面对音乐专业课的教学显得非常吃力,难以应付,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教学过程中的恶性循环,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五)音乐活动有所欠缺

目前,对于多数高职院校来讲,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乐活动,现有的音乐活动也大多是由社团组织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自己排练、演出,缺乏专业音乐教师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艺术的魅力就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当然也无法使学生对其产生参与的兴趣。

三、改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积极肯定学生,缩小基础差异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职生是来自农村、偏远山区等教育不发达的地方,这些学生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这种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必须要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产生快乐、积极的情绪,从而逐步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使他们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

(二)精选音乐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音乐教师按照专业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较为片面,而且面对一些高深的音乐知识学生会很难理解。实际上,人类的音乐文化多种多样,如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音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这些方面的音乐文化进行适当的使用,以充实音乐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是集听觉和视觉为一体的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必不可少。多媒体设备将图、文、声、像集合到了一起,具有科学性、及时反馈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让高职生体验美、享受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使音乐作品中的形象更加直观,有利于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要想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招聘环节的门槛,聘任一些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都很强的研究生参与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来,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第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在音乐教学中,仅有良好的愿望和教法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将教学目的具体化。如可以将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中的科研成果评价三者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广大音乐教师的教学动力。第三,多为音乐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比如,通过导师制、名校学习,挂职顶岗、跟班研讨等在职培训和学习的方式,最终达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目的。

(五)丰富音乐活动,激发参与意识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共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音乐活动,同时在组织社团活动时也可以适当地邀请教师参与进来,为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弊端,还可以实现社团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创新,从而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创造更加宽阔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功能。因此,各大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单纯专业知识教育到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 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

2.黄珊. 试论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

3.杨洁.对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J].魅力中国,2009(33).

4.贺笑青.高职高专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浅议“小集团”合唱教学[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2).

作者简介:

卢嘉梁,男,山西省汾阳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长笛讲师。

上一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