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民族大学生创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7-23 04:43:51

新疆高校民族大学生创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之使命。本文对我校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解决之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创新项目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在全球创新的新时代下,创新人才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是占据重要地位,而高等院校是培养富有创新技能的高级人才的摇篮,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高校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身在荒凉沙漠边缘的高校也深刻感受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号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重大课题学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学术技能竞赛等活动吸引、影响更多学生加入其中,培养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从2012年开展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仅我所在的动物科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数就有70多项,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专业里学生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民族同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1.少数民族同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又是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之使命[1]。我校尤其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同学做一些事情,由于受文化背景、地域经济条件、基础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部分少数民族同学理论基础知识较差,参与项目活动的人数较少。新疆地区居住的大多是维吾尔族人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虽然有些地区采取双语教学,又有大学第一年的预科学习,但绝大多数的民族同学平时还是习惯用本民族的语言与人交流,汉语用得相对较少,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自然不高,更不用说英语了。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同学,学校的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偏低,来自家庭的教育基本可以忽略,导致他们的文化薄弱,这是挡在少数民族同学面前的一座大山。因此,让这部分同学查资料、写项目书是很不容易的,即使试验成功了,整理数据、发表成果也是难上加难,参与项目的同学较少也可以理解。

2.少数民族同学对项目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

为数不多的、有想法的少数民族同学主动找专业老师为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做指导,也有的确实想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不知道想做什么的同学主动找专业教师商讨,最终确定选题的。但大部分是老师倒过来找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绝大部分指导教师都承担着一项甚至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这些课题都是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需要,并体现我院的研究基础及特色。因此,指导教师将自己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抽取出来,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技能,与学生讨论后,共同确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选题。这部分学生不熟悉选题,又没有较深的专业基础知识,缺少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3.少数民族同学的知识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做不少试验,有的试验需要交叉运用多种知识,少数民族同学缺少对知识的融合能力,经常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遇到挫折,更挫伤了原本不高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要起到兴趣催化剂的作用,耐心鼓励甚至手把手地教授。试验完成之后整理实验成果又是对他们的考验,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相对老师来说差的不是一两点,最后又是由指导教师代之完成,这也助长了学生依赖教师的不正之风。

以上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观方面还是要靠学生自己,但学校也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教育力度,督促他们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对参与项目的少数民族学生配专门的教师指导;对项目考核结果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给予适当物质奖励,以吸引更多民族学生参与项目。其次,教师要转变思维,对少数民族学生施加一定压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项目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全权替学生做主,这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变质了,要让其自己多动手,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并指导其解决问题,需要指导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利,王俊岭.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路径与对策[J].管理探索,2013(16).

项目来源:国家级动物医学教学示范中心,塔里木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TDIRM1301)

通讯作者:梁继业

上一篇:高职学生“四位一体”管理方式的探索 下一篇:在多元的课堂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