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7-23 04:40:59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其形成物理概念,培养其各方面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实验,精心准备,要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分析等过程让学生在课堂实验中领悟知识,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能力,从而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一、挖掘教学资源,为实验创造条件

物理要想进行实验,主要是依赖仪器进行实施,但有时候受实验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正常进行.根据新课标要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实验资源,尽可能的自制器材,用好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确保物理实验的正常开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废弃饮料瓶来做实验,用它可以来显示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光的折射、大气压的存在、摩擦力、压力作用效果,同时还可以用来制成量筒等.在做光的色散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水盆和镜子来完成.生活中随手可得的资源,大大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为我们的物理实验提供了有力地保障.也为学生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一些探究性实验提供了帮助.总之,我们要用好身边的资源,确保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二、重视实验方法,培养动手习惯

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把一些讲授课变成学生探究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一开始是很容易接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通过用力推桌子,桌子才会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静止的活动片面理解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利用长桌子、小斜面、毛巾、玻璃板、刻度尺等实验器材,分组合作,进行下列实验:几次让一个小球在同样高的斜面上自由滑下,分别通过毛巾、木版、玻璃三种水平表面,记下小球在三种水平表面上通过的距离,让学生先讨论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再结合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很容易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巧妙的实验,精心的设计,开启了学生思维之门,培养了良好的动手习惯,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走进开放实验,学生自主探索

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知识教师虽然讲了多遍,可还有一些学生对原理的认识有些模糊.物理学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加强对概念、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够强,因而,加强实验教学,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可能会认为霜的形成与冬天雪的形成是一样的.这时可让学生做“人工制霜”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清楚的认识: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人工制霜”的小实验让学生明白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原理,让学生体验因实验成功而带来的喜悦.

四、开展实验教学,将物理融入生活

开展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的小巧、生动的一些实验.这样的实验,可以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单独或几个学生合作完成,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效果直观明显.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开展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还可以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他们天天上学要骑的自行车,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自行车在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哪些地方应该减小摩擦?哪些地方应该增大摩擦?让学生弄清楚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特点后,再通过学生亲自观察、分析,学生就能自己解决自行车因为摩擦而引起的各种故障,提高生活能力,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又如,凸透镜成像(u>2f或f

五、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一个任务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其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甚至有的组提出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弹簧测力计匀速不易控制.此时教师及时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可以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无论从操作性还是误差方面都得到改进.操作性方面,长木板可以是变速的.误差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一切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效,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设问点有效选择 下一篇: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