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生法律教育 减少护理纠纷

时间:2022-07-23 10:07:39

加强护生法律教育 减少护理纠纷

[关键词] 护生;法律意识;教育;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8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利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1]。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往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重视基础护理操作或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强化护生法律意识。护生从学校到医院,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面对开放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不知所措。据统计,实习护生造成的差错在护理差错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防范实习生差错的发生,对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护士及学生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法律知识的缺乏常常是导致差错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护士法律教育又刚刚开始,如何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是我们正在摸索及思考的问题。

1 加强临床护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1.1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临床护生法律意识,使其在临床护理中可以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能为解除病人痛苦、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强化临床护生法律意识,才能使护生言行审慎、细致、耐心,提供周到、科学、严谨的护理服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只有强化法律意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员[2]。

1.2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临床的带教使护生的法律知识增加,法律意识增强,并能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当中。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进一步认清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的义务去履行,从而确保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合法权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3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及医院的合法权益

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使其具有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在处理时也会从容不迫,有理有节,依靠法律来保护护士自身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2 护生法律教育的方法

2.1开设法制课,对护生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

在护生进病房实习前由护理部、护理教研室组织全体护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接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对老师的法律法规教育基本相同,特别强调护生的法律身份。在护生实习守则中明确规定,护生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护生不得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制订了详实的实习护生差错事故处理办法,如果学生超越老师的指导进行治疗性操作而引起差错时,要做书面检查、停做治疗性操作1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导致事故发生,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给予停止实习、退回学校的处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对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差错及后果引起足够的警觉。

2.2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与法律法规的教育

带教教师要求有5 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带教老师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要重视带教教师工作的实际考核,考核优良者才能胜任。

在每年接收实习护生开始临床实习前,对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将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培训中的重要内容。法律法规学习的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中有关公民法人权利与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医疗责任事故罪的内容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国内外医疗纠纷经法律途径处理的典型案例及以往学生导致的差错事例,提出问题,组织带教老师讨论,然后由专职教师将以上内容结合案例进行讲授。通过教学活动,使带教老师形成明确的概念,自己不仅要尊重病人的权利,为病人实施安全优质的护理,同时应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行为负责,带教老师对学生所造成的差错事故的后果负有责任。如果某位学生发生了差错,该学生的带教老师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经济赔偿,如失职情节较重,还会给自己的执业资格造成影响。

2.3对违规情况的密切观察与处理

护理教研室专职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到病房观察、指导教学情况。了解学生执行治疗性操作时是否经老师核对、有无老师跟随。如果发现学生做治疗性操作时没有老师的指导,要查明原因,将情况与病房的老师、护士长进行交流,讨论改正的措施。为避免带教空白的现象发生,即带教老师休息而学生在班的情况,则由护士长提前另外安排老师带教。

2.4因材施教因阶段施教

差错有时比较容易发生在一些特别主动的学生或那些性格内向、埋头做事的学生身上。护理教研室专职教师通过观察,通过与病房带教老师交流,对这些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过于主动的学生,老师既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亦提醒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鼓励内向、埋头做事的学生和其带教老师相互间多进行沟通。每当学生转至新的病房时,告诉病房的带教老师这些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带教。利用每轮回学生转科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强调。在实习中后期,当学生操作比较熟练后,经常提醒她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2.5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的讲解

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可以结合实际,一面讲专科的理论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一面讲如果不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就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教会学生们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因为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向临床护生讲明精湛而娴熟的操作技术的法律意义:如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在抢救危重儿时因头皮针几次穿刺不成功,不能很快地进行输液给药,延误了抢救时间,就会影响抢救效果。新的监护仪不会使用,看不懂说明书,都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护士的这些不足都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甚至发生护理纠纷。让护生明确护士职责,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处理,在工作上不应感情用事,如医生正在休息,当病人病情变化时,护士为了不影响医生休息就不叫医生或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做出什么决定、处置,这都是不应该的,发生问题护士是要负责任的。要培养护生实事求是的报告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都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的护士。不隐瞒情节,立刻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要教会护生有科学的工作态度。服务周到、热心,但要严格遵守科学的方法,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不受病人或家属的封建迷信干扰,如有的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预后不好,拒绝治疗,自己请气功师等,护士应在做好病人思想工作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勾宝华.加强实习护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54-155.

[2]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法律法规教育对减少护生实习差错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71-173.

(收稿日期:2007-11-15)

上一篇:中药干预糖耐量异常138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临床实习中要重视护生健康教育技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