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7-23 09:01:2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科目知识的复杂性和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应用的重要性,更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在笔者看来,想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其次需要有明确化的教学目标,再者需要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另外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此外需要高效化的课堂结构,最后需要有系列化的教学策略。本文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入手,从以上几点入手,谈一下我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旨在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高效 课堂 构建 策略

一、 首先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规划与教学实施,特别是在新时期,更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以便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新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跟上新的节奏。笔者认为,新时期教师的教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要由应试教学观念转化为素质教育观念,其次是要由填鸭式的教学观念转化为引导式的教学观念,再次是要从以往的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另外需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化为互动式的教学,最后就是要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为分层教学,以便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其次需要有明确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行为的最终归宿。树立怎么样的教学目标关系着教师怎么样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行为。所以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因为目标的制定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需要教师认真对待。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数线上标出一定的分数;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养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且把这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各项要求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教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西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再者需要有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效果除了教学观念、教学目的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教学不是蛮干、花功夫就能够收到好效果的,教学还讲究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而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则会影响教学的效率。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学习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四、 另外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改以来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所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的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树立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树立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 此外需要有高效化的课堂结构

一节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规划的过程中整理出一个高效化的课堂结构,比如从课堂的导入、教学、互动、结尾等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完善,以便能够将有效的课堂结构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六、 最后需要有系列化的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是需要系列化的教学策略作为支撑的,即教师在教学的开头、中间以及结尾部分都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而不能单纯在某个阶段实施教学策略,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同时他们的情绪波动也会影响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以便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夙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陕西教育》2010第12期.

[2]王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陕西教育》2008第7期.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元素 下一篇:如何教好小学中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