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探究

时间:2022-07-23 05:50:33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探究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且找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一、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不断上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2013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5.2,比2012年第四个季度的发展指数高出4.4%,维持着2012年第四季度出现的止跌回升势头,且上升的幅度不断增加。中国中小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将继续保持缓升势头。从各个行业来看,在第一季度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软件业、批发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六个行业的指数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位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的是社会服务业指数。

2、 中小企业效益状况不断改善

中小企业的效益指数在2012年第三季度降低至69.7,虽然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指数仍然不是很高,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还需要不断改善。其中,2013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的效益指数达到76.7,比2012年四季度高出4.4%。有关数据表明,在企业增盈、减平或持平方面,有55%的企业比上一个季度高出4%。

3、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支撑力量不断增强

目前中国企业中有99%以上为中小企业,它们每年可以创造出相当于60%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为居民就业提供了80%的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另外,中国80%以上的新产品研发、65%的专利发明、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它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利用自身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来筹资,这不利于其高效的发展。二是从其他企业或政府筹资,但是往往由于其规模较小、变动较多以及受限制因素较多而致使融资较困难。三是从银行和投资信贷公司获得必须资金,但是贷款利息明显高于普通贷款利息和大企业贷款利息,这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资金管理效率低。一是公司的资金筹备缺乏专业性人才,一般这些企业所聘用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不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筹资经验,这就使得企业的筹资效率极低,也大大增加了筹资的成本,这些人员往往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把资金筹集到位,而使得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二是融资方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它们主要是通过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筹资,但往往前者更有效。三是营运资金运转不灵造成资金闲置、资金周转慢和资金呆滞。

3、技术水平较低。有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企业其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80-90年代的传统技术层面上,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企业技术水平更落后,比如一些传统的小钢铁厂仍然用高炉来炼钢,不仅浪费原材料,产出率也较低。其他那些企业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上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门槛较高、人才缺失、投资成本高等等问题。

4、信用度较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所有人往往忽视了企业信用对其的长远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贪图小便宜,使得该企业不能很好的在该行业中立足。

5、以价格竞争为主。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比如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等等,使得部分企业把竞争放在最原始的价格竞争层面,大大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增加了负外部性。

6、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企业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主要是它们的经理人没有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他们在这些方面所花费的资金较少,短期来看可能节约了企业的资金花费,但从长期来看却导致企业的管理机制缺乏效率,不能最大程度挖掘人才的潜力,最终并不能使得企业最大程度的获利。

7、工作环境不理想。首先,企业内部所必须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其次,企业信息化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最后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并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人才支持。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从融资难的方面来说,要使中小企业真正的从该困境中挣脱出来,需要企业、银行、商业信贷公司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开发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收费权收租权质押等贷款产品。另外,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增资扩股、重组改造。各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要提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收费的透明度,严禁附加不合理条件。

2、政府采购优先面向中小企业,严禁变相设门槛,逐步扩大并用好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资金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小巨人”专项资金、战略新兴产业资金、战略新兴产品资金等各类产业扶持资金都要把民营企业纳入其中统筹考虑。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纳入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兑现加速折旧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同等享受政府专项补助。

3、提高企业信用环境。加强信用基础建设,联合其他企业一起开展相关的信用教育指导活动,对企业的经理人进行专门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为企业进行长远规划的能力,逐渐提升他们的信用度。

4、成立创新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输血”,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对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大的市场容量、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予以立项支持。

5、企业创建品牌产品成为重点。动员企业开展争创质量管理“双百优”(百项质量管理优秀成果、百个质量管理优秀班组)活动,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创建自主品牌。将企业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它们的自主品牌竞争。

6、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培训,让他们认识到管理人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的促使其完善它们的管理机制。另外,也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专业化培训,使得他们最大程度的为企业贡献价值,从而也不断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很完善的激励和绩效评价机制,充分的肯定对企业创造价值大的员工,也会对他们员工起到不断激励的作用。

7、首先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司内部的协同作业体系;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软建设,在公司内部可以引进一些文化气息,使得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他们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再次,要加大软、硬件与管理咨询的投资力度;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和奖励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祥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2]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3]李秀玉.关于加强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2005(12).

[4]李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6(2).

上一篇:刍议基于困难形势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集团管控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比较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