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近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分析

时间:2022-07-23 04:49:55

上海市静安区近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孕产妇在沪分娩比例的急剧上升(目前占全市分娩总数的40%以上),其孕产妇死亡占全市孕产妇死亡的90%左右,成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突出问题[1]。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在加强本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同时,一直在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办法,提高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率,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现对静安区2003―2007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3―2007年居住在静安区满6个月并建孕册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为观察对象,以同时期辖区内本市户口孕产妇作为对照。

1.2方法

对2003―2007年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数据进行分析,该报表由各社区固定1人管理,每年进行报表填写培训。

2结果

静安区2003―2007年流动人口及本市户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见表1。与本市孕产妇相比,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很低。

3讨论

3.1早孕建册率低

从近5年数据来看,流动人口早孕建册率很低,虽然2007年上升到38.7%,但与本市户口的早孕建册率相比两者间差异悬殊,这一现状与文献相同[2]。分析原因可能为很多流动孕产妇根本不知道怀孕后应在孕13周内去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册,接受上海市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孕周很大时到产院产检方被告之要建立孕册,然后再到社区建立孕册。目前静安区已加大宣传力度,并联合街道计生部门和各楼组长,排摸流动人口孕产妇情况,宣传早孕建册的益处,督促及早建册。

3.2产检意识不强

在早孕建册后孕16~18周要到产院开始系列产检,整个孕期一般情况下要求产检8次或以上[3]。产检的意义主要是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并给予处理,最大程度保证母儿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近5年来,本区流动人口产检平均次数不高,没有达到一般要求的8次产检,没有产检过的孕妇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风险。实际上很多流动人口孕产妇不愿或减少产检,除孕期保健意识不强外,产检时所需费用过高超过其经济承受范围也是原因之一,使产检的次数相应过少。但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夫妇保健意识较强,产检次数较满意,从而拉升了平均产检次数,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亦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分析和处理。本区要求每个社区早孕门诊医生对每个流动人口孕产妇做到常规宣传并介绍周边区县设立的平产接产点情况;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专职人员对孕妇定期电话或上门进行孕期访视,督促产检并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其目的主要是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保健意识并提高产检次数,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风险。

3.3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率高

本区流动人口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访视率亦几乎均达到100%,相比周边邻区县要高得多[2]。静安区是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人数相对周边区县并不多,虽然本区无平产接产点 ,但其住院分娩率很高,突出了社区管理有效面。然而产后访视率数据上表现很高,但在实际中流动人口产妇拒绝访视的还存在,而且文化层次越低越有可能拒绝访视,这与文献相符[2],产后拒访的原因主要是产后保健意识不强。

3.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

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是指妊娠至产后28 d内有过早孕检查、产检次数城市≥8次,农村≥5次,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4]。在我们的报表数据中对于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中产检次数要求达到8次或以上。从本文数据来看,流动人口孕妇由于不能在孕13周内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孕册和产前次数达不到要求的8次及以上,故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远低于本市户口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对于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一直是个难点也是重点工作,近5年来,静安区一直在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办法,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但收效甚微。2007年加大了管理力度,和街道计生部门协作,加强宣传教育,孕期访视重点督促产检及住院分娩,产后及时联系产妇,做好上门访视,本市和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均有小幅度上升。在此基础上今后还将进行相关的调研,继续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风险。

4参考文献

[1]朱丽萍, 谭晶, 贾万梁 ,等.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2):89-91.

[2]蒋美芳.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30):4278-4281.

[3]乐杰 .妇产科学[M]. 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48.

[4]上海市卫生局妇基处,上海市妇女保健所.上海市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汇编[G]. 2002:141.

上一篇:上海市杨浦区小学生营养干预模式研究 下一篇:奉化市部分食品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