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时间:2022-07-23 03:38:21

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摘 要: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分层教学的理念,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源头,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现状以及学习能力,因人而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

“分层递进教学法”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帮助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也详细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这篇论著强调学生应该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重视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十世纪,基于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障教育事业的普及面,逐渐谋求教学模式转型。除此之外,就近入学制度推广以来,高校招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各地区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深刻落实分层教学,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993年,上海市在虹口区教育学院以及上海教科所的合作下,

对飞虹中学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入的考察,随后上海市便推出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性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的模式,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养都有着显著的提升。

分层教学模式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符合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新型课程,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程,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背景、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有关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的尝试,给分层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研究的理论基础,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中参差不一和两极分化的问题,也为本文研究有关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分层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以能力分班为标志的教学形式,该教育形式主要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随后在其他欧美国家也开始实行并普遍采用分层教学活动。

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交替之时,在美国,出现了较多分层教学形式,例如“速进班”、“机会班”、永久分组制等。著名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在这期间盛行。然而,在之后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各国的分层教学也出现了停滞。

二战后,分层教学也得到了恢复,相应的教育理论也涌现了出来,比如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给分层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出现了很多沿用至今的分层教学形式。1993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做了一项调查,约有86%的公立学校在实行分层教学,在其他国家,分层教学的开展也非常普遍。政府定于1998年开始对每个学生实行因材施教,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此特地缩小了班级规模。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出现了例如费勒登贝格模式、FD分层模式为代表的分层教学形式。法国则为了保证教学的民主化,采用了将初中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高中则分为了普高与职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逐渐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日本的高中根据学生的各项学习情况编制为不同的班级。在日本基本上采用的是跑班选课形式,首先学校根据学生自己的志愿将数学和英语分为两个层次教学。日本的高考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所选的科目自主选择学科的层次,并进入相应的班级学习。

总之,在国外,分层教学相对成熟,有多样化的形式,但是,有些教师对分层教学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国外的分层教学方法在一些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完全照搬国外。

参考文献:

[1]魏聪.分层教学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刘敏.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谈博雅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下一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4+X”模式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