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老技术:如何“变脸”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2-07-22 09:46:22

纺织行业老技术:如何“变脸”焕发新活力?

纺织工业是我国最古老的制造业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尤其是近50年来,纺织技术及设备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无论是数码印花还是应用日渐成熟的涡流纺、多梭口织机等先进技术,对我国大部分技术和设备都很落后的中小纺织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面对新技术的崛起,大部分技术落后的企业无力完成技术转型,只能接受或者抗争到底,其中大多数企业会对老技术及设备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高老技术的性能,例如:改进投梭的材质,加大投梭力度等。然而這些方法只不过是推迟了企业被淘汰的时间,到最后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质量要求,其结果往往都是不尽人意。

在纺织行业技术研究变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新技术出现并大规模应用时,依赖过去成熟技术的企业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利用新老差异可以退居到一块易守难攻的缝隙市场,继续发挥老技术的优势;或者进入一块新的市场,這个市场对老技术劣势要求不严。這样当老技术在核心市场早已式微多年后,企业仍能在缝隙市场上经营得有声有色。

退守缝隙市场

当新技术来临时,纺织行业并不会立刻呈现出更新换代的形势,新技术有其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且涉及领域一般并不会与老技术完全重叠。例如:我国纺织行业无梭机占比约为40%,但无梭布产量比例达到了80%以上,几乎统治了市场,和无梭织机相比,有梭织机无论从速度还是能耗上均远落后于无梭织机,有的企业对有梭织机进行改造,利用尼龙代替木梭来减少损耗并轻量化,這样改进只能短时间内缩小与无梭织机性能间的差距,但永远无法赶上。

无梭织机的出现意味着纺织行业高速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梭织机理应被完全淘汰,但有远见的企业找到了第三条出路,通过重新定位细分市场,部分企业利用有梭织机纬纱连续织成的特点,将有梭织机应用于高密度织物领域,使得有梭织造技术不会被完全淘汰。虽然从规模上讲有梭布的产量和市场要远小于无梭布,但是這类市场长时间内不会受到主流侵占,并且随着高密度织物在特殊领域内应用的不断扩大。

从上述事例中不难发现,企业执行退守策略时大多数是利用新老技术之间的某种性能差异,将市场进一步细分,利用老技术的独有特点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一味的进行技术和设备改造试图消除新老技术之间的差距。

转战新市场

如果新技术与老技术涉及的领域重叠过多,可以尝试转战新的市场。如果说退守缝隙市场是利用新老技术的某种性能差异,那转战可以说改变发展轨迹,将技术定位于新的市场。例如滚筒印花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印花技术,因其花纹清晰、适印极细线条图案以及具有层次感,据粗略统计曾有约超过70%的产品使用该项技术,然而在今天其所占比例尚不足3%,主要是由于“花回”长度受到的制约太大。而数码印花应用日渐广泛,凭借着周期短、效果好、不受图案颜色限制等优点,数码印花对传统印花几乎有压倒性的优势,在颜色渐变、云纹等高精度图案的印制上,数码印花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且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数码印花的生产速度在不断变快,充分满足了目前纺织业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需求,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提升了产品的档次。

按理讲滚筒印花技术早应该被完全淘汰,但有的企业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积极考察其他市场的机会,同时发现瓷砖行业注重花纹清晰以及层次感,但由于瓷砖规格普遍都不大所以对花回的长度限制不高,這正好符合滚筒印技术特点,使得滚筒印花技术在另一片市场找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老技术混合使用

如何将新老技术有效组合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点,新技术虽然高效但依然存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克服的缺点,应以生产需求为基准,将多种技术进行有效组合之后,产生全新的技术应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例如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广播和电视,两者虽然客户群体相同但是传播手段不一样,属于落后技术的广播并没有随着电视、网络移动信息业务的兴起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办越火,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延长老技术的寿命,无论是退守缝隙市场还拓展新市场,都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单一方向,更不能成为企业逃避新技术革命的避风港,只要发挥老技术的余热使其投资回报最大化,赢得时间充分完成企业转型以及新技术开发才是现阶段技术落后的中小纺织企业的主要任务。结合自身规模与实力,分配好新老技术开发任务的比重,走上均衡、高效发展之路,利用短暂喘息之机积蓄力量,向新的技术领域进发。

明确行业定位

纺织行业的发展几乎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国家创收外汇同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然而近些年面临产业转型。纺织企业面临政策和生产成本双重压力,盲目一窝蜂地转型成为高精尖技术密集产业,好似高精尖产业成了香馍馍,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是烫手的山芋,甚至是升级淘汰品。

其实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并未过时,仍然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着力量,仍然是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每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出口贸易额均有稳定增长。发达国家以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生产持续了80年左右,而我国工业化刚步入发展中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次性过快的转型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只会导致产业失衡,况且劳动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因此纺织行业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以劳动密集生产为主,仍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大动力。所以现阶段企业转型不宜将目标定的太远,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抓紧时间转变落后发展方式,补足短板,打造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纺织行业无愧于我国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

上一篇:别总想踹生活两脚 下一篇:东方“赤鳞”闪耀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