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性阅读教学的英语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研究

时间:2022-07-22 09:34:31

基于应用性阅读教学的英语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的研究

【摘要】应用性阅读教学必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教材内容的安排,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基于教材,对教材二度开发是应用性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以教材为语量基础,挖掘前后的语言点,把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编入到合适的语段中让学生去整体理解、运用。应用性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能对知识系统性的梳理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因此,课堂中有效的练习设计成为了评价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 应用性阅读教学 课堂练习设计

应用性阅读教学必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教材内容的安排,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基于教材,对教材二度开发是应用性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以教材为语量基础,挖掘前后的语言点,把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编入到合适的语段中让学生去整体理解、运用。

应用性阅读教学必须基于学生,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出发点,考虑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语言能力、语量基础和生活经验,关注应用性阅读教学的适切度。

一、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作用

课堂练习的设计是为了评价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语言知识是否掌握,是评价学生的语言技能,是教师及时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的方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学生在各个环节的练习反馈反应出来。因此,课堂练习作为评价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使课堂练习设计成为检验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操练形式单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或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2.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大量的听、说的训练,而读、写的训练只作为一种弹性的安排。这种现象,减慢了学生学习技能形成的速度。

3.层次混乱。在设计英语课堂练习时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差异这一情况。

4.应试化。练习设计过于注重某写语言知识点的机械训练,练习缺乏意义性和开放性,不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三、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遵循的原则

1.情境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练习中要给学生创设活泼、生动、愉快、轻松的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的提供一些模拟化的情境进行课堂练习;在丰富的情境中巧妙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情境中去理解、操练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目的性原则。在应用性阅读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包括这四方面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围绕这四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进行精心的有目的的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课堂效果。

3.层递性原则。尊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英语课堂练习的内容设计要层层递进,不同学习层次基础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的课堂练习任务才能是有效的。

4.复现性原则。应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和运用强调的是语言知识的重现率和学生的参与度,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是否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堂练习活动的面向性,保证每个学生都在课堂教学时间里有机会进行新知的练习、巩固和运用。教师要注重语言知识在课堂练习中的复现率。

5.发散性原则。课堂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技能。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把知识内化为技能,从而达到语言的运用。

四、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不同类型

1.准备练习。在新课导入Pre-task环节前,以旧引新,为新知识的的呈现做铺垫,所以准备性练习要紧扣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旧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点,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新识的学习,减轻课堂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

2.反馈练习。在While-task环节,在新课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着语言知识的重点、难点,做一些反馈语言知识的专项练习,这种反馈包括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学生通过练习,及时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练习的反馈,及时进行评价,在后面环节的巩固练习中能及时修正和把握课堂练习的适度性。

3.巩固练习。在Post-task环节。巩固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巩固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也帮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发散思维,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设计巩固性练习时要从简单模仿到综合语言运用,层层递进,最终实现语言的有效运用。

4.拓展练习。在Post-task或Assignment环节,安排与本课话题有联系的内容或材料作为拓展内容,能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和分配不同层次的阅读练习、写作练习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应用性阅读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及时关注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遵循一定的课堂练习设计原则和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课堂练习类型,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加速内化,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能在这样一个设计、使用、反思和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浦.教学问题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夏惠中,潘伟平.英语课堂练习的分类、功能与策略[J].职教通讯,2007.

上一篇:护理专业涉外方向英语教学方式探讨 下一篇:体验“整合式写作测试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