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及改革

时间:2022-07-22 07:15:37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及改革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设计教育飞速发展,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环境以及自身居住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的迫切需求使得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分类――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办好环境艺术专业也成为了各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工作。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于本人主持的校级课题《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及改革》,立足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现状,结合实际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环境艺术专业;改革创新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汇集的一个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其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从发展来看室内设计相对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时,通常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自从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艺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也就相应增多了,而就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增强就业竞争的能力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点!

二、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在第一学期往往都是开始一些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忽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没能很好的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而是单纯的强调完成作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合理安排基础课程

在大一前期安排例如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同时,应适当的安排一些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且美术基础课程设置要进行改革,如素描、色彩改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除讲解基础知识之外,还相应的增加设计的概念。这样既能将环艺专业与绘画专业区分开来,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环环紧扣

针对环艺专业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要以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为引领,构建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为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的,需要重新结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教学方略上突出大的课程方向,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弱化单一性: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合二为一,成为设计基础。

2.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明确:①增强课题意识②设计基础。③设计素描。

(三)多开展作品展,提高学生积极性

如设计色彩课程的装饰绘画展、灯具模型展、三大构成课的综合材料展等。在展览上有多名设计课程老师交替打分投票评选优秀作品,设置奖项,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及奖金。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完成作品展的兴趣和积极性,联系校外企业老板、社会人士前来参观,有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其购买收藏!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走出课堂,实践教学

装潢等艺术专业以前的学多集中在课堂上,根据调查学生和老师对此都有很大的意见。艺术类学生思维相对活跃,面对枯燥的教室学习有厌烦和抵触情绪,通过教学改革让学生走出去,教师把课堂搬到外面。如建材装饰城,广美毕业展、等外出实习参观活动,教师通过实地教学,带领学生边参观边讲解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个直观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要讲解的内容有了更直观透彻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机制;以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统一起来。以课堂教学为着眼点,结合本校自身传统和资源,立足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充分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性、创造性,以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

调整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让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使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全体学生中实施,亦可对我院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为社会输出技术性人才,像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随时接触到新的设计理念、才能准确把握住设计的潮流,强化就业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简介:罗江(1987-),男,四川达州人,艺术设计助教,从事美术基础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大舞台》,2012

[2]朱罡.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4

上一篇: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消耗与营养补给研究 下一篇: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问题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