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校教学管理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定位与实现

时间:2022-07-22 07:11:38

浅谈当前高校教学管理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定位与实现

当前,随着高教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本科教育已经从学术型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应用型的大众教育。精英教育时期,大学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人才。大众教育时期,如果仍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显然就脱离了社会需要,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管理观念。高校应当密切关注市场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现状,在教学管理中科学定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果断调整,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现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认识。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思想不解放。部分高校及教师拘泥于传统学科专业设置,不愿意、不主动调整办学思路。面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一味追求优势学科发展,不注重及时研判高校发展形势,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够开阔。

二是教学管理和市场需求脱节,培养应用型人才机制不完善。有的高校在专业方面,虽然做了一些调整,但是从专业培养、运行模式和培养效果来看,并不是太理想。缺乏整体联动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是培养目标过于笼统。课程结构和内容遵循传统的学科导向,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长期以来,在一些课程上花的功夫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其症结主要在于目标、内容与形式的不一致。

二、科学定位,顺势而为,积极转变教学管理思路

一要牢固树立质量观,努力培养高质量、“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有效发展。

二要强化类型观,多形式、宽领域培养各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有类型和层次之分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从层次上看,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从类型上看,有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博士和专业硕士教育,就是研究生阶段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层次并不简单对应类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二者只是类型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三是切实改变办学观念和思路,突出本色,保持特色,厚积办学底蕴。每类院校都有其定位和发展空间。高水平的学校一定不止一种类型,不止一种模式,只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都有可能在各自的科类和层次中办成高水平的学校。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人才培养都应有基本质量标准,但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也不尽相同。强调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要防止因追求统一性而带来的“模式趋同”。处理好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关系。学科是知识的集合,关注学科、发展学科,但教学内容不能照搬学科。如何根据培养目标,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中选择课程内容,既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也是最有可能创新的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该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是大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加大革新力度,创新教学管理,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化,规范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产学研结合、职业发展规划等六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大学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其他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即职业领域和人才规格。人才规格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工科办学为特色,工、管、经、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华南,为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独立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坚定不移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道路。这就是明确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有了目标,就要根据目标选取合适的内容,形成准对性教材。从哪里选取内容,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历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如果我们把本科教育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围绕最能体现社会和个体需要的职业或职业群来设计课程,而不是单纯地根据知识体系来设计。

三是革新教学模式。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目标、内容和模式的统一。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紧紧围绕“应用”二字来设计教学模式,体现务实、创新、应用、高效率。

四是开展教学制度与评价。评价是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实践的检验。在评价取向上,既要重视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过程的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不仅仅在于教育部门的自我评价,最终在于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的集体认同。教学制度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选择,关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重视教学制度与保障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激活管理要素,形成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合力。

五是积极探索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学分互认,开放公共选修课,允许学生跨校选课,并逐步扩大选课范围,实施学生交换培养。在各高校相同或相近学科之间实现教师互派,开展短期进修、任课讲学、教学研讨和科研合作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六是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引导。职业发展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结合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职业是唯一能使个人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的事情。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者未能发现却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因此,我们的课程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在学生职业引导,职业设计,职业发展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以我院为例,办学近十年来,培养和输送了一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职业道德、突出的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与珠三角近百家大型企业长期合作,建设有96个实训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开辟绿色就业通道,学院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所有这些无不得益于我院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引导,着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管理理念。

总之,积极适应当前高校发展形势,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形势,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每一名高校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改革创新,高校就一定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6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 下一篇:校企深度合作下的学生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