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22 06:18:59

浅谈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从质量意识、消除隐患、管理素质、规章制度、验收五要点措施进行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施工项目;施工管理;工程质量;验收 

On the quality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hen Song-yun

(Zhejiang Dashang Construction Co., Ltd.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Construction Quality is one of the cor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t i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state property and people's l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development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sense of quality, the elimination of risks, quality of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cceptance of the Five Keys to an analysis of measures to ensure project quality.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cceptance

1.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要求复杂,施工环节众多,不便于综合测试,一旦建成便不能更换的特点。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层层质量责任制,加强企业自控能力,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还应大力贯彻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推行科学管理。笔者认为,抓好施工现场管理,要以升华全企业职工现场管理意识为先导。众多优秀企业家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已形成了共识,但是这还不够。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意识。从国内的情况分析,实现全面质量第一办法有二:一是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二是大力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切实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 严格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才能提高工程质量。然而,有些企业在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大上项目,往往出现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资金严重缺口;违反工程科学规律;有的利用行政干预,确保"关系户"稳拿工程,使一批不具备施工技术、设备、管理能力的低等级施工队伍进入建设行列。招标投标制已实行多年了,在执行中确实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机制问题和管理制度不全,运作中时紧时松,没有走上正轨,大有流于形式的趋向。部分承包商对工程的投资不是通过千方百计把对施工生产的工程质量、材料消耗、现场管理和机械设备、经济核算、成本与费用管理等各要素的优化来做到节约投资,增大利润,而是通过偷工减料"设计变更"等不正当手段来增大利润,直接蕴含了事故发生的因素和扩大了投资的源头,有的甚至导致"豆腐渣"工程的产生。由于建筑市场发育不健全,存在管理真空和管理错位,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了一些质量安全事故或质量隐患。因此,要加强建设工程的管理,对于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项目法施工已提出多年,但有的仍然没有深入层次;没有全面地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化和实效化,人们观念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项目的管理没有正式列入日常管理之中,对项目开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三个时间检查不严格。工程质量差、投资高、效率低、遗留问题多、工程事故突出等现象,固然与设计、施工等方面有关,但管理人员素质不佳,责任心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本建设涉及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等多个学科。高素质的建设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而且还要具备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应变能力,掌握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所以,要从战略高重视抓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且进行书面考试和实测,考试合格后才能组织管理施工,使人员达到优化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管理人员要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实践经验和知识。把过去管理人员单纯囿于验收签证和监视浇捣的狭隘范围,扩大到参与全面管理、全盘指挥的领域。

工程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队伍的水平。首先,要考虑施工单位资质和信誉。应优先考虑那些资质等级高及信誉好的单位。其次,要从优秀的施工单位中选择一个优秀的项目部来承建工程。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除了有自己固定的施工队伍外,也允许一些私人包工头挂靠企业的牌子来赚取一定的管理费。结果就导致同一家施工企业名下的施工队伍、资质等方面都一样,实力却有天壤之别。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他们已经建成的工程和在建的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及施工质量情况,听取工程甲方对他们的评判,然后再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选出几个优秀的队伍来进行投标,合理地组织施工和进行管理,使工程顺利进行。

上一篇: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谈怎样做好现场机电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