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人文关怀

时间:2022-07-22 04:53:39

教育改革与人文关怀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似乎一切都必须实行改革才跟得上时代步伐。什么得改,什么不能改,没有人去厘清,一刀切地全面铺开,看似新潮,其实效果却堪忧。

目下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偏远、经济落后的乡村学校一个都不能少。在全面清退代课教师,支教生还刚刚进入的状态下,这些乡村学校能保证“一个萝卜一个坑”,即每个教学班有一个包班老师就算不错了。何谈“教师专任化”,并藉此全面开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在一种新理念驱使下,学校里甘受清贫留下来的,或者未来得及进城的“能手”,被剥夺掉应试教育中挑大梁的角色,去担任非统考但是能体现素质教育特色的科目。校园一时间增添了生机,于是改革成功地告一段落。转眼间期末统考到了(有意思的是主管部门期初发文不准统考,期末又来组织统考,美其名曰“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教学质量全面滑坡,校领导置改革的初衷于不顾,也丝毫没有看到运动会、美育节的初步成绩,大讲特讲考试成绩与学科排名,并与师德挂钩,评奖金、定绩效,实行一票否决。是啊,应试教育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而你偏要我们“不务正业”,我们做出了成绩,你又说这不是我想要的。在此情形下,我们的老师无所适从、时时体验着失败感就是必然的了。

因为有高考的指挥棒,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统考排名正大行其道,也似乎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有“素质教育”的忌讳,原来给学生排名变为只给教师排名。学生是人,有自尊,不排名当然是对的;那对老师呢?难道自尊就可以不顾吗?随着上层人文关怀的缺失,看看我们热闹的校园吧:期初到期中,围绕素质教育,上边下来巡视、督导、评估、抽查的人一拨又一拨,走马灯似的。下边的呢?赶制报告、表格,统计数据、成果,一派繁忙!一边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一边是以编造替代实干。上边的督查者专业就是干这个的不打紧,可是苦了下边的教书匠们:老师们清楚知道,将自己全部精力的80%做完这些表面文章,应试教育100%的负担将在20%的空间里扛起!此间的苦水向谁诉去?

伟人说:“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在此呼吁:教育改革应回归到以人为本。面对不能一蹴而就的改革艰难现实,多一些智慧,少一份折腾,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份表面文章,惟其如此,才可能有利于我们的教改大业!

上一篇: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