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2 11:00:21

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后续课程的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教学的难度势必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对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进行重点介绍。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学好C语言设计不仅能够为日后编程语言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所取得成果来看,很难令人满意,因此需要对教学进行适当改革。

1.高职院校在C语言理论教学的改革

1.1精简和添加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的量和深度都要满足其需求。进行精简的主要内容有,过细过多的语言。例如输出和输入函数中对格式控制符的详细介绍可以进行精简,一些缺乏实用性的内容可以适当的将其删除,例如共用体、位运算等内容,而其中的文件、指针等内容则不需要对其进行过深的讲解。同时应适当的添加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例如,数组、循环结构等。

1.2教学应以程序设计为主线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应当本真“强算弱语”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常用算法,已加强对程序设计思想的合理引导。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熟练掌握C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程序算法的实现,从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

1.3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板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有着一定作用,但是其也有着缺点,因此在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对缺点进行弥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易被发现或着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进行显示。例如,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可以利用Flas进习惯显示,而且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将教学课程设计好,这样可以降少教师在授课期间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将课件分享给学生,共享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板书的作用被过弱化,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完全以依靠多媒体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不利。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起初阶段,授课教师应当对板书进行适当的应用,通过板书的形式一步一步的完成对程序的书写,这样教师板授课期间可以依据课堂的情况对书写进行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回顾、语速、提问的相互配合,促使学生的思路能与教师同步,而通过课件对程序进行演示,很难依据学生情况情况对程序进行控制,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c语音理论程序设计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将板书和多媒体进行结合,使两者的优点都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感受都能够得到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2.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2.1创设教学情景

(1)在创设教学情景过程中,个体、认知、意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必须要紧密,相互之间要互相协作,不同的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在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中,设计环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应当与实际经验相似,对知识背景进行还原,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使学生可以学习到C语言程序设计中涉及到的更多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就“信息化技术的一部分”,在其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学过程中,对现代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实现真实情景的创设,其中应用的方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其中包含的情景主要由以下几种:

(2)故事情景的创设,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C语言掌握的水平,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通过故事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讲给同学。在授课期间可以尽量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知识的构建和理解。通过实验心理学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知识上的获取上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多种感官共同完成,并且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提高人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3)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的创设是在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中在学生和教学内容中设置一个合理的疑问,从而将学生引入到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环境中。设计问题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探知欲望得到激发,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认知结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环境进行设计的方式种类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音像、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问题设置。

模拟实验情景创设,在创设过程中,首先应当依据实验设计与教学内容相接近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然后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利用,实现设计目标。例如,在利用C语言进行一个网吧计费系统编写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的网费的计费标准进行罗列,不同区域的机器的收费标准不同,每隔多长时间完成一次收费,将多种情况都罗列出来,教师在利用C语言进行一个简单的程序编写,这样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让学生体会到C语言的用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困惑,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实验环境与真实情况的相似程度。

协作情景的创设,写作情景与外部环境的类似程度较高,对合作精神和高级认知能力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都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庞大系统的编写通常都需要一个团队完成,这也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其它课程中的一个主要区别。在协作情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适当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目标的合理安排和逻辑能力,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协作环境的设计可以利用的网上的交流工具有很多种:QQ、微信、电子邮件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协作、竞争、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利用C语言编写一个计算器。利用信息化协作学习环境,可以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从而使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2.2开发信息资源

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开发信息资源。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设计、开发、应用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当给学生一定帮助。针对一些难懂的语句和指令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在学生编程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各种材料。例如,学生范例、演示文稿等,这些资料更多的以电子文档形式呈现,从而使信息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所开发或连接的信息资源进行应用,通过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使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学习。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信息资源开发,避免教学情景成为“空中楼阁”,信息资源开发与教学情景创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结语

高职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需要以学为中心,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监控、促进、评价学生的角色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在这种设计的指导下,让学生处于一个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接触新信息,接触新事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足记还能火多久? 下一篇:袁阔成用声音滋养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