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四法

时间:2022-07-22 09:24:28

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四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情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116―01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感、音准、节奏、寓意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其中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情感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音乐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一、通过师生交流让情感有效交融

音乐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捕捉身边的人和事,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美、发现音乐中的美,并用音乐中的真善美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和物;还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二、通过唱歌教学挖掘学生的情感

歌曲是通过旋律与文学语言双重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学生要通过歌词来理解内容,再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记忆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所以分析理解歌词对于学生来说,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感的最佳手段。在教学中,当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教师首先要启发诱导学生找到歌词所表达的中心,诱发出他们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例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对于歌词的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且老师轻轻地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得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让学生逐渐懂得体会歌词、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美的存在。

三、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聘想象的空间。在欣赏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而不是去构架学生的思维。比如,欣赏贝多芬的《月光》,事先我没有对学生说过这首乐曲的名称及作者,也没做任何提示,而是让学生安静地聆听,然后请学生用文字的形式把它描绘下来。有的学生写道: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着……有的写道:这是一对情侣在晚上的树林边约会,有的说是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等,学生的这些理解无所谓谁对谁错。看着学生们的眼神,我充分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巨大魅力,同时也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它还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启迪。

四、通过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可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时,我请同学们把各自小组查阅来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导游给大家介绍,让会唱藏族民歌的学生唱上几首,让会跳舞的学生来上一段藏族舞蹈……音乐课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增进了感情,提高了相互协作的能力。学生在组里各自发挥所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贝多芬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总之,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提高审美能力,净化孩子的心灵,为培养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以及美好高尚情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作为教师更应该尽好自己的职责,尤其是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上一篇: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探讨 下一篇: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