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灰河~大佛岩铝土矿控矿因素浅析

时间:2022-07-22 08:02:36

[摘要] 本论文在分析、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调查,收集大量的地质信息,研究了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为总结灰河~大佛岩矿区成矿规律和今后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邓飞跃,男,3岁,硕士研究生,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地质矿产勘察及矿山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灰河~大佛岩铝土矿区位于重庆南川区东北角,含Ⅰ、Ⅱ号矿体,其中Ⅰ号矿体是本区的主矿体。作者参与了该区的基建勘探项目,通过大量细致的现场调查和对前人资料的仔细研究,大致理清了该区铝土矿的控矿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地层

下二叠统梁山组(P1l)为区内铝土矿赋矿层位,呈假整合超覆于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粉砂质页岩与中石炭统黄龙组(C2h)透镜状灰岩之上。厚4.18~13.53m。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按岩性组合特征,总体上可划分为七小层。

⑦、黑色炭质页岩,常见有微粒星点状、小结核状、细线状黄铁矿。质软易碎,风化后多呈深灰或褐灰色。 厚0.1~3.15m。

⑥、灰、深灰~灰黑色致密状粘土岩,局部含少量砾屑。该层不稳定,一般较薄,常相变为铝土岩。 厚0.15~1.33m。

⑤、浅灰、黄灰、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岩,局部含少量砾屑。厚0.14~1.87m。

④、浅灰、灰~深灰至灰褐色似层状、透镜状铝土矿,局部夹小透镜状铝土岩或粘土岩。 厚0.13~6.00m。

③、浅灰、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岩,含少量星点状及团块状黄铁矿,局部夹不规则的土状、土豆状矿铝土矿“团块”。厚0.00~3.21

②、灰、灰白、灰黄色致密状高岭石粘土岩,呈层状、似层状,含较多星点状黄铁矿及其集合体。性较软,风化后多呈黄、灰褐色粘土状。 厚0.00~3.01m。

①、灰绿、黄绿、黑灰色致密状绿泥石粘土岩,鲕绿泥石或有机质粘土岩,常含较多黑色有机质和植物化石碎片,及少量星点状黄铁矿,局部含砾屑或鲕粒;底部侵蚀面上常见有极不稳定,多呈小透镜状的灰白、灰绿、灰黄色页状粘土岩及褐铁矿。厚0.66~4.36m。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地层是区内铝土矿的唯一赋矿层位,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超出该层位的铝土矿存在。因此,区内铝土矿严格受梁山组地层所控制。

二、构造

区内构造走向均呈北北东向,与区域总的构造线方向一致。褶皱主要见长坝向斜,局部见由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形成的一些小型牵引褶曲。本矿区内断裂少见,仅在坑道内见一些小断层,对矿体影响不大。区内节理较发育,主要见于栖霞组(P2q)、茅口组(P2m)微晶灰岩及梁山组(P1l)含矿岩系中上部致密状铝土岩等脆性岩石中,特别是在构造发育地带,较为密集。按走向产出特征可分为北东、北西两组。北东向组以与褶皱构造方向一致的张节理为主,多倾向南东,倾角较陡,为68~88o;北西向组以与褶皱构造方向近垂直的剪节理为主,多倾向北东,倾角较缓,为30~55o。由于受保存条件限制,区内铝土矿多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向斜构造所控制,分布于向斜两翼、轴部及其倾没端;而在背斜轴部,则多被剥蚀。

三、岩相古地理

志留纪中晚期,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整个渝东南地区普遍上升为陆,遭受风化剥蚀,致使该区志留系上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部分或全部缺失,形成长达亿年之久的沉积间断面。早二叠世初期,受海西运动影响,地壳全面下降,海水从北东方向浸入,将风化剥蚀的残留物(古风化壳铝土物质)原地或准原地的堆积在该区,形成梁山组含铝岩系建造。

1、古地理位置

早二叠世初及其以前,本区属上扬子古陆,据岩相分析,其东为下扬子滨浅海,其南为黔北分水岭,古地理位置处于古陆近海地带(见图1),受海洋潮湿多雨气候影响,有利于各种风化作用的进行,风化作用的产物原地或准原地的不断聚集,在有利于母岩中可溶物质排泄的位置,如盆地边缘富集成矿。

图1 黔、川、湘、鄂早石炭、二叠世铝土矿古地理图

2、古气候条件

温暧潮湿的气候是铝土矿成矿的前提条件。据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统计,认为铝土矿一般形成于当时的赤道附近,即北纬30°~南纬30°之间,这恰是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经古地磁研究,本区晚古生代正处于低纬度带或赤道带(8.2o左右),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从区内含矿岩系内部含炭质页岩,以及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可以说明,当时雨量充沛,植物茂盛,反映其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环境。

3、古地形条件

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准平原化地形是铝土矿成矿的另一重要条件。因铝土矿主要形成于化学风化作用中,若准平原化程度低,物理风化作用强于化学风化作用,不利于铝土矿的形成。早二叠世梁山期及以前,本区的地形坡度极小,一般仅2~4o,准平原化程度较高,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进行,在水介质渗透淋滤过程中,带走易溶物,同时伴随脱硅、排铁,富铝的红土化作用,有利于铝土矿形成。

4、古构造条件

相对稳定的古构造环境是铝土矿形成的前提要求。这是因风化壳物质形成以后,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环境,才能保存风化壳铝土物质。即风化壳铝土物质形成以后,地壳运动应以造陆为主,地壳缓慢升降,使风化壳铝土物质容易停积保存,不致流失。本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与下伏基底志留系中统韩定店组,中石炭统黄龙组呈假整合接触,未见有角度不整合现象,这表明本区铝土矿在成矿期间,地壳运动以造陆运动为主,地壳缓慢上升,为本区铝土矿的形成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

综上所述,本矿区铝土矿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系梁山组地层,梁山组地层为矿区最主要的找矿标志;主矿体展布受长坝向斜控制,分布于向斜的轴部和两翼;适宜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为梁山组含铝岩系建造的形成提供了古地理、古气候、古地形和古构造条件,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重庆地勘局107地质队.南川川洞湾~灰河~大佛岩铝土矿区详查地质报告.2006,

[2]王磊,李伍义.渝东南地区铝土矿找矿标志初探[J].西北地质,2007,第四卷,21期

[3]王荃. 关于古地理研究中若干原则问题的商榷[J].地质论评,1984,第三期

上一篇:浅析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逻辑配置常见问题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