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胆源性急腹痛30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1 07:32:59

针刺治疗胆源性急腹痛300例疗效观察

(许昌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南461000)

摘 要 采用透穴法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胆源性急腹痛300例,同时设肌注654-2或阿托品100例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182例,占60.7%;有效113例,占37.7%;无效5例,占1.6%;总有效率98.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主题词 急腹痛/针灸疗法 胆道疾病/针灸疗法

胆源性急腹痛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等疾患。自1992年以来,笔者用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300例,疗效满意,同时设对照组10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1992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胆源性急腹痛400例,男232例,女16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3岁。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作B超确诊,其中胆囊炎150例,胆结石102例,二者合并134例,胆道蛔虫14例。将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例,对照组100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穴:丘墟透照海,取2~3寸毫针快速刺入丘墟穴内,然后缓慢捻转进针,针尖刺向内踝下1寸之照海穴,经骰骨、舟状骨、楔状骨之间而达照海穴下。若方向稍有偏差,刺入部位稍有不准,进针0.6~1寸时便会受阻,此时可稍退针改变方向缓缓刺入。刺至照海穴皮下即可,不要刺穿,即以手指在照海穴处摸到针尖时再提一点。如换方向仍刺不进,可用左手将足跟稍微活动,边动边进针即可刺入。透刺成功后,根据病人耐受性施以小幅度捻转震颤手法。敏感者可使针感直达脘腹,疼痛立止。留针30~60分钟,每隔10~15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间不限,至疼痛缓解为止。对止痛不明显者,可缓慢退针,寻找针感最明显处行捻转泻法,多能获效。

2.2 对照组

肌注654-2 10 mg或阿托品1 mg。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显效:经治疗3分钟后发挥镇痛作用,持续3小时以上。有效:疗效持续1小时以上3小时以内。无效:疼痛未缓解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4 典型病例

徐××,男,58岁,农民。因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在本地医院以胃病治疗2天无效,于1995年4月23日转入本院外科。经B超检查提示为胆道蛔虫。经用祛虫、抗菌消炎、解痉止痛、输液等治疗,于24日排出蛔虫10余条,但疼痛不减;又肌注杜冷丁1 mg,2小时后患者仍剧痛难忍,以致一昼夜连用杜冷丁3次,亦无明显效果。25日上午经专家会诊,认为蛔虫死于胆道,建议尽快手术。患者冠心病亦因此引发,正在输氧,故请余针刺一试。刻诊,表情痛苦,双眉紧锁,问之不答,以手护脘,拒绝腹诊。据病历所见诊为胆源性急腹痛。经病人点头许可后取丘墟穴快速进针后缓慢向照海穴透刺,透刺后行手法3分钟疼痛大减,护脘之手松开,问之能答,腹诊配合。按压上腹部仍痛,遂将针退至得气最敏感处行捻转泻法3分钟,疼痛全止,留针间患者酣然入睡,起针时亦不自觉,直到出院痛未再发。

5 讨论胆为少阳之府,丘墟是其原穴,根据"上病下取"、"高者抑之"、"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等法则,故取丘墟穴治疗胆源性急腹痛。丘墟透照海虽名为一针两穴,实际上横透时须经胃经、肝经、脾经之通路。胆源性急腹痛之病机不外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故用此针法,亦调整了肝脾胃的功能,从而使疼痛得以迅速缓解。照海穴隶属肾经腧穴,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胸腹,亦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

本刺法是一种透刺手法,笔者开始应用也屡屡不能成功,经在自身穴位上反复练习,才得心应手,屡用屡验。本法取穴少而精,疗效迅速且巩固,实有推广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1999-04-22,成平发稿)

上一篇:刺络拔罐治疗感冒 下一篇:隔药灸结合血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