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针刀治疗室医护的针刺暴露风险和防范

时间:2022-07-17 02:00:08

浅谈小针刀治疗室医护的针刺暴露风险和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室医护针刺暴露风险。方法:通过对12名从事针刀治疗的医护人员2003-2008年五年间针刺调查结果和2009年针刺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发生针刺暴露风险的因素。结果:5年中12名医护人员发生针刺共计113次,平均每人每年发生1.88次,2009年发生针刺共计11次,平均每人每年发生0.91次,相比下降了0.97次。下降比超过50%。结论:正确的职业防护措施是预防针刺暴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针刀治疗;针刺暴露;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7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47-01

近年来针刀治疗已经成为较普及的治疗软组织疾病的方法之一,我院针刀治疗室平均每日接待治疗患者50例以上,因针刀科室工作特殊性注射、针刺等操作频率较高,锐器使用较多(如针刀,注射器等)使针刀科成为了医护人员发生针刺暴露高危科室之一。

1 临床资料

2003年~2008年五年间导致针刺暴露因素年平均值统计如下:客观条件限制导致的暴露3例、操作不当导致的暴露9例、意外伤害导致的暴露4例,防护意识淡薄导致暴露6例,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后2009年导致针刺暴露因素统计如下:客观条件限制导致的暴露1例、操作不当导致的暴露5例、意外伤害导致的暴露3例、防护意识淡薄导致暴露2例,暴露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 针刺暴露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条件限制导致的暴露原因:未使用专用的医用锐器盒,导致装入的锐器有刺穿容器壁的机率。

2.2 操作不当导致的暴露原因:取安瓿内药液时未按要求进行操作,有回套针冒现象,使用后的针刀未及时放入锐器盒,铺设无菌盘时针刀未按要求平放,传递针刀时针尖正对操作者,针刀治疗过程中操作失误刺伤自己,使用后的注射器未及时毁型等。

2.3 意外伤害导致的暴露原因:由于各种不可遇见的因素而发生的暴露。

2.4 防护意识淡薄导致的暴露原因:新入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不足或未能完全掌握,医疗处置人员在收集或转运损伤性废物时未佩戴防护用具。

3 讨论

针刺暴露风险的防范

3.1 针刀室从硬件上改进达到损伤性废物防护要求:如购置符合标准的医用锐器盒以及购置防针刺暴露的防护用具等。

3.2 针刀科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要求每年对新老员工进行针刺职业暴露的培训,尤其是对新员工要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提高科内人员防护意识。

3.3 制定针刀室有创操作操作规程,规范针刀科医疗护理操作:加强“三基”培训,对有创操作规程组织学习,严格落实操作规范。

3.4 落实医院发生针刺暴露后的处置及上报流程:针刀室医护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针刺暴露后正确的处置方法和上报流程,积极采取进行暴露后的补救和监控措施,分析导致针刺暴露的原因科室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措施防范再次暴露发生。

4 结论

2009年通过以上防范措施的实施使针刀科针刺暴露的数量明显下降,说明正确的职业防护措施是预防针刺暴露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顾绍霞,CHKD期刊全文库《职业与健康》[j].2010,4

[2] 王绍玲等,CHKD期刊全文库《护理研究》[j].2010,1

[3] 刁佳红CHKD期刊全文库《中国实用医药》[j].2010,8

[4] 谭利芳CHKD期刊全文库《实用医技杂志》[j].2009,12

上一篇:新生儿腹胀24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34例新生儿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