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

时间:2022-03-02 11:53:49

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针灸科,重庆404500)

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肿瘤所致除外)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以肾俞、悬钟、三阴交、曲池、大椎、足三里为主穴,以太溪、曲泉、阳陵泉、百会、合谷为配穴。

2.2 操作方法 以上主配穴交替选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然后用低频电流治疗仪之两极分别接上肢和下肢针刺穴位上,10分钟两极更换1次,留针30分钟,电流大小以两极附近肌肉有明显抽动和收缩,以患者感觉不痛为度。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继续第2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指鼻及跟膝试验稳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指鼻及跟膝试验基本稳准。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指鼻及跟膝试验不稳准。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指鼻及跟膝试验极不稳准。

3.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10例,占27.8%;显效18例,占50.0%;好转6例,占16.7%;无效2例,占5.5%。有效率94.5%。

4 典型病例向××,男,58岁,干部。1997年10月6日初诊。主诉:肢体活动不利6年余。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查:患者两腿站立不稳,行走困难,需人扶持且左右摇晃,步行时两足左右分开较宽,不能保持直线方向前进,如醉汉步态。指鼻及跟膝试验均极不稳准,四肢肌肉松弛,感觉迟钝,膝腱反射消失。舌质淡,脉弦细。诊断:小脑共济失调。按上述方法施治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体会根据本病症状,为肝、脾、肾三脏和督脉之亏损引起。因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亏损,则骨软无力,站立不稳等症。治以益气补肾,强筋健骨。治疗取足少阴经腧穴以调理肾经之气,使肾精充盛,则达到健骨补脑之目的。取肝俞配曲泉等穴可疏通肝经之气,滋补肝阴之亏损,根据"肝肾同源"也可达到滋补肾阴目的。取脾经之腧穴是由于脾主肌肉,脾气盛则四肢肌肉充盛有力,脾阳不足不能化生精微则肾失所养,补脾可达补肾之目的。脾肾二脏气血充盛,肝气调达,再调理督脉之百会、大椎两穴,可振奋机体阳气,以达阴阳相对平衡,其疾则愈。

(收稿日期:19981103,赵昕发稿)

上一篇:针刺为主治疗老年性舞蹈病85例 下一篇: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炎症痛的适宜参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