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21 04:15:42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

摘要:视唱,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提高自身音乐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节奏和音准的训练,以及音乐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视唱技能,从而提高视唱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视唱节奏;音准

音乐情感视唱是一门综合的技能训练课,也是学生学好音乐各专业课和掌握各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学习,也没有经过音乐专业的入学测试,因此,学生入学后对所开设的视唱课程大多感到吃力,也没有多大兴趣。仔细分析,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它指某人针对特别的东西或特殊的领域,天生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别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而音乐作为艺术专业的一种,同样要求学生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即所谓的音乐细胞。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素质不够理想,学习中缺乏必要的灵感和接受能力;第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从根本上讲没有受到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缺乏必要的熏陶和训练;第三:虽然视唱练耳开设一学年,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短……由此可见,要想改变这种时间短任务重,短期内就能解决众多学生识谱视唱、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并且使学生的能力在其它音乐学科中能正常发挥出来的教学状况,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予以改变。

近年来笔者尝试着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强化节奏的训练

多数学生在视唱时总是与手打的拍子合不到一起,故此学生在视唱过程中都不打拍子,并且当他们面对多种节奏组成的视唱曲时,常常产生各种节奏间的切换不准和混乱以及改变速度的错误。这些现象制约了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视唱教学质量的绊脚石。所以节奏训练就成为解决学生视唱的首要任务。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早就对各种基本节奏进行了归纳总结,这就给我们进行视唱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在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基本节奏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节奏的时值及打拍法,让学生在短期内迅速掌握并做到能对基本节奏倒背如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任意组合进行练习,从而对视唱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基本节奏:掌握以上基本节奏后,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比较简单的、单一节奏型组成的视唱练习,随后再过渡到复杂节奏的视唱练习。

二、强化音准的训练

音准的训练包括两个方面――构唱和听辩,这两方面必须始终紧密而有机的结合,训练进度和步调要一致,相似的听、唱练习可以结合着做,其中,构唱是听辨的前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练习:1.在中音区的基本音级上进行指定音高进行模唱练习,可先不带唱名,用“啦”来准确模唱出音高即可。待学生掌握基本音级的模唱后再逐步扩展到有变化音的模唱练习;2.调内音级模唱练习,根据标准音,然后用唱名唱出所指定的音高,练习顺序也要从基本音级过渡到变化音级;3.构唱C大调音阶,引导学生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练习,注意构唱音阶时的连贯性,同时要用耳朵去感受音高的准确性,培养自己的内心听觉;4.音程的构唱练习,可先从单音程开始,不记唱名到唱出唱名,再过渡到调内音程连接听写,数量由少到多;5.调内音程的构唱与听辨练习,也是根据标准音用唱名唱出所指定的音程;6.调内多音程的构唱与听辨练习,也是根据标准音用唱名唱出所指定的音程;7.在构唱和听辨变化音程时,要结合理论来进行练习。如,我们知道是rai和#fa大三度,根据音程的性质,可用套用基本音程do、mi,在构唱的时候,心里想的是do、mi的音程,嘴里唱的是rai和#fa,这样就容易唱准变化音程了。用上面的办法练习,久而久之,唱和听变化音程就不成问题了。

三、加强音乐情感方面的培养

学生在视唱时特别注意自己演唱时的音准、节奏和节拍等基本要素的准确,而总是忽视了对音乐的灵魂――音乐情感的表现。因此,视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1.根据视唱曲的名称来决定演唱情绪。如《念故乡》《摇篮曲》等等类型的视唱,基本情绪为缓慢的、柔和的或是低沉的;《斯蒂菲里奥》《那不勒斯歌曲》等等类型的视唱,基本情绪为轻快、活泼的……2.注意视唱中体现音乐中的各种常用记号。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性,表现在音乐中用力度、速度和表情术语来修饰的各种音符和休止符组织起来的乐句之中,所以,学生在视唱时,必须正确地表现音符、休止符的时值以及正确掌握乐曲中的各种记号,因为它们是音乐形象再现的必要条件。3.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一样,也有长短乐句的划分。视唱时必须注意音乐中的乐句划分、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通过有表情地视唱教材中所选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既熟悉了这些世界名曲,又能积累相当的音乐语汇。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真正入门后,他们的视唱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安亮山,刘诚.《音乐听觉训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尤家铮,蒋维民.《和声听觉训练》.上海音乐出版社

[3]许敬行,孙虹.《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

[4]范建明,孙虹.《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泉州南音申遗成功前后的对比与思考 下一篇: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