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课程化

时间:2022-07-21 02:03:51

让课外阅读课程化

【摘要】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普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相应规定。但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不尽人意,课外阅读的课程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课程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明确规定:高中生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也精心设计了“名著导读”这一全新的版块,为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了有益的指导。部分省市还在高考试题中专门设计了有关名著阅读的题目,但遗憾的是,高中生课外名著阅读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作为语文教师,不论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我们都有责任把名著阅读的任务落在实处。为此,我进行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探索。

一、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规划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明确提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完全放在课外,不管不问。其实150万字,数目看似庞大,算起来也并不那么吓人。高中三年,我们用两年时间来计算(高一、高二),两年共4个学期,按每学期20周计算,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只需完成18750字即可,也就是说每天的课外阅读量只不过是2679字,完成两三千字的现代文阅读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最多用时10分钟,即使是文言文,也不过30分钟。因此只要我们合理规划,课外阅读的任务就可以轻松完成。

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名著阅读纳入自己的课程规划:每个学期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安排阅读时间;分配阅读任务;进行阅读指导和评价。这样,名著阅读就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了。

二、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

1.让学生“会读”。高中生当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离真正的“会读”还相距甚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默读、略读和速读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徜徉于浩如烟海的书中,当然,有时候也需诵读、精读和慢读,也需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读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获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教师只需要指导阅读的方法,不必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

2.让学生“会思”。课外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课外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采用“批注”的形式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和领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让学生“会做笔记”。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可以对所读的篇章圈点批注、提要钩玄,可以摘抄名言佳句,可以写出读后感受、书评等。

4.让学生“会用”。课外阅读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例。因此,要鼓励、引导学生善于把阅读中所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和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将阅读、作文结合起来,达到共赢。

三、建立的合理评价机制

1.成果评价。阅读虽属于个性化行为,但适当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每周都可举行班级读书成果展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文档类成果,如摘抄、批注、续写、点评、读后感等。这种形式即可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也可以分享他人的读书心得,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阅读动机。

2.活动评价。指举办各类读书交流活动。比如开展专题阅读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会、读书沙龙、读书演讲会、等各种各样的展示学生阅读成果的活动。这样的评价形式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也使老师清醒地认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鉴赏水平。

3.过程评价。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真切感受,收到学生课外阅读的各种积极的意见和建议,更有效地帮助教师调整和安排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 教师评价包括学生阅读量的统计、阅读笔记的抽阅等,旨在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课外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只要语文教师把课外阅读课程化,加以悉心地设计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学生就会爱上课外阅读,进而在阅读中培养气质、净化灵魂,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淼,周海燕,祝丹兰.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精神家园——国外语文课外阅读管窥[J].中学语文教学.2003(9).

[2]尹飞跃.课外读写的调控与评价[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8).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102中学)

上一篇:早期阅读,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下一篇:巧借英语媒介,辅助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