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审视与改革建议

时间:2022-07-21 10:49:17

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审视与改革建议

摘要: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好的课程结构应遵循平等原则、需要原则以及补偿原则。新高中课程结构强调其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特色发展都有极大推动作用。但立足公平,新高中课程在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弱势群体的课程补偿分配以及落实选课制等方面仍有待继续完善。

关键词:高中;课程结构;公平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3-0037-04

众所周知,国家的教育是通过课程进行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目的的实现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甚至课程本身就是“学生发展性的资源”。因此,课程公平直接攸关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围绕课程展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质也是一个不断追求公平的过程。当传统的课程结构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越来越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越来越有悖于教育的公平追求,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一、公平对课程结构的本质诉求

一般认为,课程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单一点说,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由于课程是“学生发展性的资源”、“公平就是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因而课程公平也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给其所应得的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要“为学生发展提供给其所应得的课程资源结构”,课程结构公平涉及的实际上是课程资源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应得的分配”应该是其理想的选择。恰如专门研究公平的学者B.Barry所说:“分配稀缺资源的公平方法就是给予每个人运用那些资源实现他的目标的平等的机会,而不管他们是谁。”而课程资源很明显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应得分配”至少衍生出3个基本原则,即平等的原则、差别的原则和补偿原则。这意味着,如果从公平的角度来考虑,好的课程结构也应遵循这3个基本原则。

所谓“平等原则”是指基本应得的课程资源的平等分配。基本应得的课程资源,也即公民素养基础发展性课程资源,就是指学生为完成公民素养基础性发展而必须得到的课程资源。公民教育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当然就应该没有差别的平等。目前,公民素养基础发展性的课程资源大体上主要包括“公民人格的培育、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能力的训练、美德的养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差别原则”是指个性发展课程资源的差异性分配。个性发展资源,是指一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所谓差别原则,指在平等满足学生基本应得的公民素养发展资源后,个性课程资源分配应根据学生各自个性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别地分配,以实现其最有利的发展,产生课程公平最佳力量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就要考虑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天赋智力、兴趣爱好、努力程度等个性潜能发展所需要而分配相适应的课程资源,防止其资源不够、不当而发展不充分。因此,此差别原则也可称为“需要原则”。当然,此差别原则既要立足于现有国情提供给我们的现实课程资源总量之基础,也要追求帕累托最优式的差别分配。

而“补偿原则”是指应得课程资源的补偿性分配,即指在平等分配公民教育课程资源与差别分配个性发展资源的同时,我们要考虑适当加大对处境弱势群体学生的分配份额。以补其不足,促其获得公平的发展。弱势补偿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挑选出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从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视角来看问题、分析问题,以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不利阶层的利益为标准来确定课程资源的分配。罗尔斯曾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比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比方说在早期教育期间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在满足了一部分人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那些最少受惠者进行必要的补偿。

二、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不公平表现

1.过于强调平等分配

从形式上看,传统高中课程结构中既强调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和必修课,也出现了分科与综合、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必修与选修的结合,但要素的完整性只是课程结构公平的必要条件,由于受限于“平等”甚至“相同”分配观念的影响,传统高中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同一性,多样性明显不足。可以说,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到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时数甚至到教学进度都是全国统一规定的,全国通用同一本教材,各校采取统一步调。应该指出,国家对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有一定的统一性要求和统一性标准,这对保证学校基本的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根本的意义。但只有统一性而没有选择性和多样性,是不可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的。

2.个性发展资源分配之不足

传统高中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使所有的学生都学体相同的课程而且按大体相同的要求学习,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基本同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但是,这种课程结构的最大弊端也恰好在这里,所有的学生不分资质、潜能、禀赋,都得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都按同样的要求来学习。表面上是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全体学生几乎按一个模子发展,一部分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这种课程虽然精致,但学生的个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杀了——课程像典型的过滤器,使学生标准化、同一化。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学生走进拥有这种课程的学校,却毫无特色地走出来。

这种课程结构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就是对学生个性的破坏。学生的大部分潜能没有得到重视。原本为了解放人、启迪人的课程却变异成泯灭学生潜质的工具。高度发达的理性课程系统被用来实现最大规模的非理性的目的——让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千万学生只能朝向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长大。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自己的个性”;但传统的课程结构是在努力用公共主体性来压抑个人主体性,设想一套一劳永逸的、对所有学生都同样适用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削弱了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补偿分配之乏力

目前课程资源的分配并未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补偿与公平发展。如因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村群体的相对弱势,本因加大对农村课程资源的补偿分配,可现实是农村课程资源依旧非常短缺,现有教学设备简陋的状况使学校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由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无力开发校本课程、新课程前期试验也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根据,课程内容背后的“城市中心”依旧非常突出。传统高中课程结构未充分考虑对弱势群体的课程补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课程的不平等。

三、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追求

1.新高中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的基础性与发展性。新课程结构的改革极其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的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解决问题)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也即意味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既是学科知识上的基础,更是最基本的人生发展的基本素养,是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成为会学习、会选择、实践能力强、对自己负责的成人的基础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高中课程结构既以共同基础作保证,保证了所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性;又以选择性机制为主导,保证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发展性。比如所有高中生都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共同基础内容,保证了所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性;同时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层次与课程模块,避免了平均化、平庸化的风险,增加了拔尖人才、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可能,为发展学生潜力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与综合性。所谓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恰当、合理的比重。“均衡”主要基于以下认识:每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都是独特的,不同学科或课程类型对学生的发展都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又是有局限的,学校不是开设一门、几门或某一类课程就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而恰恰相反学生的全面发挥需要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相互补充才能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也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均衡至少包括课程类型或学科的均衡,如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隱性课程的均衡;还包括学科比例的相对平衡,显然,新高中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类型的均衡还是学科比例的均衡,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突破。而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是针对以往我国高中课程过于强调学科分化而提出来的,高中“艺术”“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领域的涉及,都非常清晰说明了此次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取向。

三是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与多样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它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这种课程结构的设计也更好地体现了差别的原则。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毕业必须修满144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16个,选修学分要达28个;另一方面,即使必修课程,如语文、数学等,这些课程都包括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学科基础、学科兴趣以及未来发展来选择。

2.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公平性力量

一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课程让所有人学习所有的课程,给人的假象是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平均发展、相同发展。但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人天生是多样的、个性的存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其实质就是个性发展”,而且,“没有自由就没有发展”,我们不能离开自由发展来谈论个性发展,舍弃了自由也就舍弃了个性发展。因此,新高中课程结构的多样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主动适应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自主发展个性的需要,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符合自己潜能、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才可能真正地去学习,教学质量也才能得到保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不喜欢学习,一有机会就想摆脱学习,这样的教育质量是不可持续的,不是真正的质量。一模一样的课程内容对天赋、潜力、兴趣大不一样的学生,是不容易达到一样质量的,是不容易真正保证质量的。统一的课程要求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只有有选择性的课程,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力求让所有学生享有自由发展自身兴趣、特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的智慧充分涌动,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均有可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潜力或智力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展的质量,有利于多出人才、出更好的人才。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高中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多样性有效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中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同一学科教师教同样的课的情况,它不仅使优秀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迫使水平不高的教师千方百计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来赢得学生的信任,或另外开辟新的课堂赢得学生,同时也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随着学生课程选择权的扩大和增强,教师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形象逐渐淡化,他们作为学生指导者的角色得到日益强化,若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无法开出大量的学生所需要的课程,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新课程结构的改革创新了教师的成长机制,有利于激发蕴含在教师中的巨大潜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办学特色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特色的作用,并千方百计地挖掘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此增加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但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因为高中开设课程高度统一,许多学校“千校一面”,很少也很难形成自己真正的特色。新高中课程强调课程的多样化,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各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量凸显各所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得到了有效开发,一大批以理科、文科、外语、经济或者音乐、美术、体育等见长的高色学校逐步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办学特色的竞争更加激励各所学校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办出更好的特色,以吸引更好的学生和教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新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对接,充分实现课程结构的发展

新课程结构的改革要求有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但纵观教育实际,目前课程结构与课程评价体系的对接尚有不完善的地方,课程评价功能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大胆地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目前,尽管高考改革前前后后提过多种方案,如多次高考、综合素质测试、自主招生等,这些方案都曾经或正在作为我国统一高考的补充,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但从根本上来看,它们难以解决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下的公平问题,甚至在很多地方的试验使得这种非均衡进一步拉大,高考内容比较偏重一些强势学科的局面也没得到根本改变,如何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依然要解决的一个艰巨性问题。这一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结构改革的成败。

2.进一步健全选课制。确保高中课程的选择性能真正落实

新课程结构改革强调选择性,它需要选课制给予相应配套支持。但目前选课制的具体实践仍不够理想。如高中选课制由于各主体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致使选课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建立充满活力的高中选课制度”是新课程结构改革必然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面对这一挑战。学校首先要积极更新课程管理思想,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学科程序操作,为学生选学自己需要的课程创造最佳的条件。其次,要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增强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与水平。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教师开出多门课程可供学生自由选、有能力并热心指导学生选课,学生选课制才可能正常运行。此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选课,充分发挥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促进选课制的真正落实。

3.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课程补偿。有效提升课程结构的公平性

学生的公平发展不仅仅是优势群体的卓越发展,弱势群体也应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或过程。目前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因素双重作用而造成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教育发展的差别还比较突出,“在这种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必须有对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所以,当前,一方面课程资源分配上必须实行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使其达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另一方面,课程政策的制定上也应切实保障弱势群体能有条件享有与强势群体一样的课程权利。譬如,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应当是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即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而且都能够达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2-5.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刘德建.公民教育——中国教育的当代转型[D].洛阳:河南大学,2003.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J].中国教育学刊,2002,(2):12-16.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张楚廷.全面发展即个性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16.

[1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闻待.多样化以致丰富——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研究[J].基础教育,2011,(6):20-23.

[13]李纯,冯文霞.价值取向偏差影响高中选课制的落实[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40-43.

[14]廖哲勋.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2011,(2):12-16.

[15]王勇鹏.论课程资源的公平分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43-45.

[16]张锦华.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08,(7):6-10.

[17]彭波.教育公平何以可能——兼论教育公平制度的设计[J].大学教育科学,2011,(5):20-24.

上一篇: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与结构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