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一个亟待开掘的课题

时间:2022-07-21 10:42:21

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一个亟待开掘的课题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2001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我国提出了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其基本措施有:1.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2.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上述举措实际上涵盖了职前的培养和职后的进修培训。从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状况来看,职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至今,已有集美大学、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一批高师院校陆续设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一批师范院校也已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师教育’必修科目”。①当然,这些尝试和研究成果还仅限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探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也处于研讨状态,具体实施到语文学科“教师教育”层面估计还有待时日。魏本亚老师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理性的思考,他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从三个逐渐累进的层面分析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解决方案。从操作层面讲,作为比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师团体――青语会和其他一些民间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实质上已经担当起了一定的语文教师教育的责任。

[评议论文]魏本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

[论文提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究竟该怎么走?究竟能够走多远?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魏本亚先生认为有三个累进发展的层面:一、知语文:奠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二、好语文:拓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三、乐语文:享受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

魏先生认为语文教师在“知语文这个层面”上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

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具体说就是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老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由谁来传授?如何证明这些知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作用?这些问题,魏先生通过严华银老师的发展个案进行了简单叙述。笔者以为,这个问题有深入思考的必要。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来自师范院校中文系。而各院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时计划并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也就是说,新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原本就有差异。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哪些语文学科知识是做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严华银老师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读书的渴望,但他读了哪些书?这些书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或者,是否可以把严华银读过的书进行一些分类统计与推荐?就目前而言,教师阅读的选择也大抵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大多数人的判断,并没有学理上的探究。所以,在中小学“重构”语文基本知识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将来实施这一行动的中文系师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重构!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校的‘文件课程’到教师诠释产生的‘理想课程’再转化为课堂中实施的‘运行课程’,教师都是课程转化与教学实践的主体。”②

2.专业能力。魏先生认为,专业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的学科能力。从先生的具体阐释来看,这些能力大致属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学科教学知识(PCK)现在一般有如下认同:PCK的定位正在“学科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之间的交叉之处,而其核心内涵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教师的个人学科知识很扎实,教学态度也认真,但教学效果却不好。进入这些教师的课堂,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无法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这些老师常被取笑为“茶壶里煮饺子”,时间稍长,一旦形成固定的程序和印象,这些教师就往往会成为教学中的失败者。所以,学科知识如何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应认真关注的课题。魏先生认为,这些能力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学得或习得的。所谓学得,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向同伴学习获得;所谓习得是指语文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历练、不断总结逐渐形成,魏先生认为“名师工作室”是这种能力获得的一种办法。但这种工作室只能惠及极少数崭露头角的优秀语文教师,而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如何实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能建立一个统一的语文教师成长平台,整合各家力量,形成有系统、有序列的培训,一定能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教师培训模式可能更加合适,如果能建成一个学习网站――高文教授倡导的学习者对学习者的互动模式(learner to learner)。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享用者的双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学习者,那么语文教师的培训资源将大大丰富。同时,后文提到的民间语文教育研究组织的建立也是一种可考虑的方法。目前,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对语文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尽快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3.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指从事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态度存有很大的差异,有一生至爱语文教育的教师;有将语文教育作为维持生计的教师;也有不得已而误将语文教育当职业的教师。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间中有刚工作时的踌躇满志,有三五年后的彷徨,有十年时的清醒与开朗……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虽然怨言牢骚不少,但不想好好教学的毕竟是少之又少。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往往会使教育者们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名师成功的乐趣我们无法感受,名师成功后的利益我们也不会拥有。因此,对成功的名师需要褒扬,而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情感也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评议论文]陈军的《“全国青语会”时代功能的初步分析》(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

[原文提要]青语会的功能与影响:一、思想团队:是促进教师个体激活创造潜能的组织化平台;二、专题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确立专业发展的行军路线;三、痴迷母语:促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生命体验的内隐逻辑。

陈军先生的这篇文章也许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但其对青语会历史的梳理,让我们一起回顾了青语会这些年来走过的历程。文章论述了自1995年全国青语会成立后,这个组织对语文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也说明了青语会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团队,这个团队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实现对青年教师的集体培养功能。可以说,青语会是语文教师教育的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这个组织中许多骨干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始终得益于著名导师的无私关爱。这些成功者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原本就有被培养、被教育的需求。只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去做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有做的必要,于是青年教师的这种自发的诉求由青语会这个民间组织很好地完成了。这也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教育行政部门做不好或者是没办法做好的事,可以考虑成立一些民间的学术组织,由他们去组织实行,政府则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这有利于教师在学术自由的气氛中有个性的发展。

文章还认为,青语会骨干的实践留下了宝贵的实践范式和启迪。那就是,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常态过程,要改革这个常态必须用常态的方法,抱着常态的期待。常态的特性就是稳定性,而要形成稳定,就要坚持反复实验,反复探索。因此,教学改革的最大需求不仅是策略和智慧,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坚韧与反复。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师教育过程中,不要指望通过一两次培训,听几场报告就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引领他们如何在实践中取得进步,指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方法,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对培训的效果都是无益的,对教师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这尤其值得学校的校长们借鉴,校长应当有足够的耐心,也应当给青年教师尝试的机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对青年教师而言,也是一次“教育”!

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对老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教师发表了多少论文,承担什么级别的课题等,这些当然是教师科研水平乃至个人素质的反映。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线教师真正富有价值的科研往往是朴实而又单一的。正如本文所言,这些骨干教师的成功得益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即眼界要高,操作要从细小的实处入手。比如:板书怎么设计?导入怎么进行?问题怎样深入?作业怎样批改?……这些最为常见的问题恰恰是磨练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地方。青年教师骨干发表的作品大多是作品赏析短文和咬文嚼字的说明性短论,尤其是语修逻文方面的知识短文特别引人关注。这些骨干的成功这也给我们当今一线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科研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向。但是,在当前的语文学术界往往有一些倾向,那就是过分倚重逻辑推理,期望“通过概念演绎系统建立理论命题”。不是说这种方法没有价值,而是这种推论在现实中的有效性是颇值得怀疑的,至于有些学者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小学生学习一个字的最终目标是会写会用,它的部首、笔画、声母、韵母、义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老师们对教学实践中所教知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操练”式的训练肯定不是训练回归所需要的。”④窃以为这种论点是没有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情,也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要求,对语文教师的科研与实践活动是一种误导。语文基本知识,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在当前不是多了,而是被忽视得太多了。笔者在一所中学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曾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两位青年语文教师课上得很精彩,工作态度也很认真,但是教学效果却还不如课堂比较平庸的同伴。仔细分析解剖,我们发现他们在作业批改、试卷评析、作业收缴等细节上不够规范。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培训之后,他们很快就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细节,包括前文所述的板书、导入等,笔者以为都是一种教师的“教学管理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是一个看似微小但成效会很大的课题。

――――――――

注释:

①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②钟启泉:《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9页。

③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④李海林:《重构“语言训练”观》,《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2期。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一篇:闪耀着哲学睿智灵光的教改实践 下一篇: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