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时间:2022-07-21 07:54:05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音学习,特别是音标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下音标教学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从教学形式、教学目标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细致地阐述了作者在小学英语的音标教学上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英语 音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也展开了新的一页。如何有效地普及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的质量,为中学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要让学生读好、读准英语,我们不能让他们只是通过图画或动作来机械地识记,应该教给他们方法,使其逐步地学会自己拼读单词,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一、存在问题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和拼读,那么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了。但是目前看来我们的小学生由于没有过好语音入门关,对音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给英语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

(一)阻碍了学生及时运用拼读基础知识学习单词。

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小学生因为不知道音标,没有相应的语音认知基础,所以经常用汉字或拼音标注单词的读音。如“Good morning.”,标成“guo de mao ni”,two成“兔”,am标成“爱母”等。这些汉字及拼音都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读音经粗略的辨析标出的,语音不准确,学生在拼读过程中容易出现走音,以致在朗读句型与对话时,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而且并不能长久有效地得到记忆。

(二)形成单词识记障碍。

不懂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就慢,遗忘率高。完成单词练习时,学生常凭机械记忆回忆单词,而很少是联系单词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例如“breakfast”这个单词,如果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来记忆便很容易记牢,如光是死记硬背就很难完全记牢了。

(三)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阻碍了他们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将要学到的新内容都很有兴趣了解。但是由于学生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会养成“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但反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他们会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尝试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体会到尝试成功后的欢乐。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把以发音及拼读技能为主的语音能力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如何通过入门阶段规范有序的语音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音标教学的方法

音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听准、辨清、观察、模仿、练习、运用48个音素和学会拼读音标、记住读音规则,但是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为了使音标教学寓于趣味,生动活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形式多样性、趣味性,摆脱枯燥。

48个因素本身无兴趣性可言,传统方法教授语音是在领读之后,给学生讲解发音方法,讲解舌位、颚位、齿位等,老师费劲口舌,学生却如坠五里云雾中,搞不清到底该如何做,使本就枯燥的知识更加乏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增强语音知识的趣味性和可学性,使知识“活”起来,即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游戏“Which one is missing?”:让学生先读一读老师手中的音标卡片,然后随机抽掉一张,问“Which one is missing?”学生们一定会大声地说出这个音标,而且是积极踊跃的。虽然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朗读音标,但改变了一下方法却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

又如听音辨音游戏: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听音辨音游戏可以是书面练习,如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音标),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connect等;也可以利用音标卡片来举一反三地做出许多种游戏,如“听音举卡片”、“听音举音标排队”、“BINGO”等。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在音标教学中采用教学比赛这一形式,比起单纯模仿的形式,学生的注意力显得更为集中,情绪更加高涨。

还可以借助于CAI辅助教学,对英语单词进行形象的记忆。CAI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效等多种媒体技术于一体,交互或共同出现,能较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耳、眼、口、手多种器官并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由于它可以随意控制播放进程,从而在需要重复观看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多样性、趣味性的练习。音标教学易落入单纯模仿跟读、机械练习的枯燥单一的俗套中。因此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非常必要。可充分利用电视幻灯、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自制卡片、挂图、小黑板等教具交替使用,让音标类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简便、针对性强。

(二)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词,一开始,把音标词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相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如[t]-[i:][ti:],[b]-[i]-[g][big]等。逐渐地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查字典来自学新单词了。课堂上教学新单词时,教师就可让学生自告奋勇地来教其他同学说新单词。好表现的小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会拼读英语单词的成功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加高涨。这与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促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成绩的提高。尤其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间大大缩短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行更多的情景操练、会话表演、教唱歌、做游戏等活动。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循环的好措施。

三、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持久运用

音标教学绝不是仅仅为了认识48个音标而已,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当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正音,不让语音退化。句子的语调、会话、朗读的感情,都做到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学生在这种训练下,语音才会越来越好。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更容易形成习惯的定势”。所以,学生一旦养成靠音标读准单词、靠读音想音标拼出单词、自动运用把音标和单词进行比较的方法记单词等习惯,那他将终身受益。事实上,学生越早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将越大。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更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运用音标的能力,提高其运用的水平,使他们及早养成自动运用音标的习惯。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英语单词的强有力的武器,为他们扫清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上一篇:“短信我”及其成因分析 下一篇: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