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21 06:28:27

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摘 要: 理性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阐述了理性思维的内涵,分析了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若干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理性思维 内涵 培养策略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般来讲,数学是一种思维的科学,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拥有直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能力,当然数学的理性思维及精神也能够让学生形成严谨、求实、创新的作风,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学的重点还只是停留在技术与应用层面上,理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待发展与完善[1]。

一、理性思维的内涵

理性思维是一种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有着明确的思维方向,能够对问题及事物通过观察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并且概括出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简单地说,理性思维的建立需要证据与逻辑推理。

理性思维就像是在我们吃了一个苹果之后,觉得苹果的口感酸涩难咽。于是去查找原因,发现只有少数所有的苹果都如我们吃的那个苹果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给苹果的品质进行定性。理性思维要求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拥有充足的论证和证据,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从而将结论上升为理论。

二、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知“果”,不知“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许多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知识的展现等都只是展现出结果,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很少去向学生提及那个结论是怎样来的,应该怎样推出来,为什么结论是那个样子,等等。例如,在《勾股定理》这一章内容的学习中,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有a2+b2=c2这样的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而很少有老师会告诉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有什么样的用处,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题,等等。

(二)只讲“推”,不讲“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阻碍着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那就是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讲“推”,不讲“道”,也就是只讲问题解决的思路及解法,而对于思路寻找过程中的那些道理却没有很好地进行说明。从而让学生总有一种似乎是进入了一座宝山,但是在出来的时候依旧是空手而归的感觉。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似乎列举了很多的具体的因式分解的例子,并且将解题过程也罗列了出来,但是对于为什么要那样去解答,是怎样想到这种解答方式的却没有做很详细的说明,让学生觉得在做完一大堆题目的时候还有种头脑空空的感觉。

(三)只有“表”,没有“质”。

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只有“表”,没有“质”的教学情况。也就是说在数学问题的讲解中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分析上,并没有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找寻到最本质的结果。比如,在讲解角的表示法的时候,只是去讲解角是一个符号,有着怎样的构造,进行最简单的讲解,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三、初中生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来说异常重要。可是由上文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初中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重“因”又重“果”。

“因果”本来就是一个逻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应该教育学生探寻因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在《轴对称》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得出结论:如果两个图形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讲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不能仅仅是把结果展示给同学,还应该说明这个结论究竟是怎么得到的,在现实中有哪些图形属于轴对称图形。老师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讲“推”又讲“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解决思路的疏导,并且也要教导学生如何去探寻那样的解题思路,为什么要对那道题进行如此的解析[2]。就像是在上面所提到的《因式分解》这一节内容的讲解中,老师在分析例题的时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会进行那样的分解,是运用了平方差的公式还是平方和的公式,在哪类题目的解析中需要用到这些公式,等等,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数学是一门需要实验并且归纳的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课程。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将问题的表象中的感性认识慢慢地通过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归纳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式,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进而锻炼自己的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对于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理性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到问题最终的答案,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及探究中寻找到科学的花火。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运用教学的技巧与一些科学的方式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爱卿,潘翠玲,徐小艳等.立足从学情出发回归到理性思维[J].中学数学(高中版)上半月,2011,(11):34-35.

[2]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3):92-93.

上一篇: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一篇: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