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汇报

时间:2022-07-21 02:21:38

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汇报

近年来,深入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严格执行《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和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致力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残疾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残疾人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市残疾人总数约为1.6万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有持证残疾人952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其中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4230名,占所有残疾人的44%,多重残疾281人,占3%;所有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4016名,占残疾人总数45.67%;已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3695名,占有康复需求数的92%。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5103名,多渠道实现灵活就业和自主择业4600余名,就业率达91%,其中在福利企业就业2186名。

二、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围绕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扶贫救助、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基本问题,真抓实干,破疑解难,合力攻坚,创新发展,切实改善了全市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开创了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先后3次被省政府评为“省残疾人事业先进市”,2016年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1.加强领导,残疾人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为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调整、充实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等文件,科学编制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残疾人工作,每年确定1~2项残疾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关心支持残疾人民生福祉重大项目建设,定期走访慰问残疾人;市分管领导经常到基层调研视察,指导残疾人工作,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市财政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经费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全部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教育、卫计、民政等残工委成员单位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在各自工作领域内做好涉残工作,残疾人工作分工协作理念得到全面落实。

2.强化宣传,社会扶残助残意识日益浓厚。一是宣传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积极推进《残疾人保障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发放《残疾人保障法》手册数千本,社会各界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得到有效增强。二是宣传事业发展。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关怀,宣传残疾人工作的突出成就和最新进展,宣传各相关部门的惠残新政,宣传社会各界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模范先进事迹。三是宣传残疾人工作。结合“全国助残日活动”“幸福生活推进计划”和“5+1”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将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创新举措通过报纸、微信、电视等形式向广大残疾人推介,及时向社会通报年度重点惠残民生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极大增强了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生活理念,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健全网络,基层组织建设日益规范。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目标要求,先后建成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康复中心,辅具中心,成立残疾人托养中心、维权中心等机构,完善残联组织架构,实现人员满编、功能齐备的目标。2012年,在市率先实现了镇(街、区)残联单设,配齐了专职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实现有固定工作场所、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必要经费保障的“三个有”目标;全市所有村(社区)、福利企业都成立了残协,选聘了残疾人工作专职人员;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形式,试点建设了5个残疾人工作服务站。在全市开展残疾人服务“网格化”管理,建立残疾人“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工作机制,形成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体系,实现“网络无缝隙、责任无缺位、待遇有保障、管理有机制”的目标,形成了基层残疾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广大残疾人遇到困难有处找、有处说、有人帮助解决的良好局面。

4.优化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日益提高。以建成地区首家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为起点,以成功建成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为标志,建成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的三级残疾人康复体系,在市级医疗机构开设康复科或康复门诊,建成首家县市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所有镇(街、区)均建立康复指导中心,建成社区康复室46家,配备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协调员80余名。积极争取慈善基金支持,持续开展“复明工程”“温暖工程”和“启智工程”等三个“十万”工程。近三年,先后为1150余名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药服务,为42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免费复明手术,为2400余名残疾人免费提供各类辅助用品用具,为187名0~6周岁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及资金救助,为58名肢体残疾人提供功能恢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训练15000余人次。先后创成“省白内障无障碍市”“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实现康复工作五年三大跨越。2011年,市残联被中国残联评为“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残工委评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工作先进市。

5.推动就业,残疾人收入水平日益增长。一是保障就业。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形成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其他企事业按比例安置、个体就业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择业新格局,实现以企业就业为主、扶贫基地就业为辅,自主创业为补充的就业渠道保障机制。先后出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残疾人扶贫基地管理等多项扶持文件,累计争取贴息扶贫贷款2000万元。全市在76家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2186余名,在非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420人,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残疾人52人。先后建成扶贫就业基地12家,其中省级扶贫就业基地2家,省“三星级”扶贫就业基地1家,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85人,辅就业73人,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300余户。不断加大企业残保金征收力度,恢复征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残保金,2016年征收残保金960万元。二是加强培训。建成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5家,“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基地”被确定为“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点”。近三年来,全市累计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2期,为550余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的残疾人在国家、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我市残疾人选手翟纪兰、蔡会银分获竹编、CAD制图项目金银牌,取得参赛史上最好成绩)。三是扶持创业。出台《市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残疾人从事个体服务业、种植、养殖业或其他个体经营企业的残疾人给予1000~3000元资金扶持,五年来,全市共向165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扶持资金24.8万元。租赁门市房8间,建成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给有创业需求的残疾人开展经营活动。向资金困难的创业残疾人提供贴息贷款,5年来共为8名残疾人提供贷款30万元。

6.创新机制,残疾人生活保障日益改善。一方面,加大对残疾人特惠政策的落实。将符合条件的450余名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先后为2286名生活不能自理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救助金,每年为300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1万余元,为144名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发放重残补贴14万元。近三年,为全市2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翻建房屋;结对帮扶残疾人252户,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入学提供直接资助160人次,资助金额超30万元。另一方面,逐步建立起日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福利企业就业的残疾人全部参加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6000余名残疾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二级以上困难残疾人全部免费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残疾人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实现0~6周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畴;帮助贫困残疾人就医400余人次,负担医疗费用22万余元;免费为全市非福利企业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险,170余人次享受到意外伤害和医疗费用报销补贴。全市建成残疾人托养机构17家,开创日托和全托相结合、公办和民营相补充的残疾人托养新模式,共有280名残疾人享受日间照料,39名残疾人实现全托照料。2016年起,积极探索建设以辅就业为主,集托养、康复、培训、文体、维权等为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残疾人之家”,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13家。

7.部门联动,残疾人无障碍环境日益优化。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四城同创”的过程中将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在市政道路铺设盲道,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所有服务窗口单位开设无障碍服务通道。实施残疾人持证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发放燃油补贴;对占用盲道停车等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在主要交通路口红绿灯增加声控提示设备,在市图书馆建设盲人阅览室,在重大集体活动中聘请手语老师进行现场翻译等。同时,创新思路,城乡一体,大力推进无障碍村(社区)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具有初步功能的无障碍村(社区)33个,改造残疾人家庭环境206户,适配康复器材和辅助器具900余件,极大改善了农村无障碍环境,方便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

8.加强引导,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活跃。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依托村(社区)、福利企业、扶贫托养基地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健身周等活动,每年举行专场文艺演出、送文艺下乡等不少于4次。村(社区)农家书屋普遍开设残疾人阅览角,依托各类媒体宣传介绍残疾人事业动态、残疾人典型事迹和残疾人自强模范。2015年起,大力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建设,全市建成文化进社区合格村(社区)18个。近年来,残疾人体育代表团2次获市残运会团体第一名;在里约残奥会上,残疾人选手获得F34级标枪和铅球金牌两项金牌,并全部刷新世界纪录。残疾人艺术家在全国、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分获歌唱类、小品类二、三等奖。

9.依法维权,残疾人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高度重视涉残维权案件的处理,成立了“市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和“残疾人维权中心”,开通了政府12345平台、行风热线、论坛、微等多个申诉、投诉、举报渠道,为残疾人维护权益提供保障。近三年来,累计接待来信来访178起,年均提供法律政策咨询百余次,举办“行风热线”10期,接待“12345”政府热线100余人次,涉残侵权诉讼案件9起,为残疾人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案件胜诉率和办结率100%,有效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残疾人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相比较,与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对照,仍然有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全民扶残助残的意识还不够强。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歧视残疾人、损害残疾人权益的事还时有发生。部分残疾人自身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强。二是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残疾人受自身诸多制约因素,残疾人个体就业难度比较大,加上一些单位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宁愿缴纳残疾人保障金,而不愿招收残疾人。特别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福利企业吸纳安置残疾人人数呈萎缩趋势,残疾人集中安置就业难度不断增加。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近年来,工伤致残、交通事故致残以及精神病、自闭症、抑郁症等类型的残疾人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的投入水平和技术条件已满足不了救助需求。除已纳入低保体系和享受重残金的残疾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边缘户、一户多残户、依老养残户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必需支出面临较大困难,处境比较艰难。四是残疾人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市公共服务中专门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服务内容仍显不足,难以有效满足残疾人对公共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量小质弱、容纳能力不足,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无障碍环境建设仍然没有到位,特别是新建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上无障碍设施标准偏低、设施不全,一些已设置盲道、坡道的道路常有被占用、改动的现象。

四、今后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的工作打算

进一步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营造全民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政策、工作举措,让社会各界知晓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相关规定,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使残疾人保障法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对残疾人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榜样等正面典型的宣传,凝聚社会正能量,引导残疾人走自强不息之路。

二是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力度。持续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把鼓励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支持兴办发展残疾人福利企业、扶持残疾人创业兴业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实行残疾人岗位预留制度,对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强对残疾人就业上岗、工资福利待遇、劳动防护、工作环境、参保等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维护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救助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在构建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上积极探索创新,切实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残疾人平均生活水平达到正常人80%的目标。不断扩大救助对象的覆盖面,争取将更多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不断扩展救助项目,尽可能满足残疾人康复多样化的需求。合理配置社会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民间社会力量的人财物资源,建立健全残疾人长效帮扶机制。

四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残疾人“三大中心”和“残疾人之家”建设,兴建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双高的残疾人服务设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源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托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丰富为残疾人服务的手段和载体,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管理纳入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积极创建无障碍示范市集聚能力,为残疾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力度,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真正把资金用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上来。

上一篇:畜禽养殖布局调整优化实施方案 下一篇:区投资协议审批流程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