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时间:2022-07-21 12:41:34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摘要: 在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的今天,本文作者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了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知识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是贫乏的。笔者曾经作过这样一份问卷调查:

1.您认为栖霞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A.非常严重B.比较严重C.没有问题D. 不知道

2.您认为栖霞区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水污染B.大气污染C.植被破坏D.固体废弃物污染

3.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的?()

A.媒体B.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C.亲友,同事D.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

4.您认为“三废”问题是指什么?()

A.废气B.废液C.废渣D.废弃的白色污染

5.如果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非常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

A.关紧门窗忍一忍B.设法搬走C.去找厂方交涉D.找环保部门解决

6.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是否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

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无所谓D.不太愿意

7.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这里列出了其中的三种,请问您最赞成哪种观点?()

A.人应顺应自然来谋求幸福B.人应利用自然来谋求幸福C.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D.说不清

8.科学技术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如何?()

A.非常同意B.不太同意C.非常不同意D.不知道

9.假如在某个公共场所,您想把用过的废纸,饮料瓶,一次性饭盒之类的东西扔掉,但您却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请问您通常会怎么做?()

A.随手扔掉B.找到垃圾箱再扔C.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D.带回家

10.您认为栖霞区的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B.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C.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D.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11.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你是否赞同?()

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大体同意D.非常同意

调查统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题120份,回收118份,有效答卷115份。各题选项被选择次数统计结果见下表(数据为百分比):

以上数据说明中学生的环境意识非常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掠夺,环境对人类也实施了报复。例如: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007年6月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对居民饮用水产生了巨大影响。

环境污染事件数不胜数。这些现象要是人类环境保护观念淡薄所造成的。因此我们要从学生抓起。在这方面中学化学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它可以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缘由和如何治理等。我们通过化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是可以治理、回避的。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紧密结合教材,使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肆意排放会引起环境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重要的知识点有如下一些内容:酸雨的形成、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的污染、温室效应等。如在酸雨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情境]前几天这里下了两场雨,现请同学们测定一下这些雨水的pH值。(6―7)

[讨论]这次雨属于酸雨吗?

[问题]什么是酸雨?(学生提前查阅资料,知道酸雨的pH值小于5.6)

[录像]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思考]同学们根据现有的知识解释一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练习]写出SO2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介绍可逆反应)

[小结]酸雨有哪些危害?(学生能根据录像资料进行归纳)

正如学生在录像资料中看到的一样,酸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作用,由此可教育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人类负责,不仅要自己做到爱护环境,而且要通过宣传影响身边的人、社会上的人自觉爱护环境。

二、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教育。

环保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对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要求。学生自行研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环保意识。例如刚开始接触环境污染问题时,学生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天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他们没法相信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学生对工厂把成千上万吨废气排放到天空去,把数亿吨的垃圾倒进海洋的现象不以为然。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平面下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95%的生物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千米的范围内,因此这些行为必然对环境起到很大的破坏作用。又如我校成立了“索尼绿色成长计划”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了全国“索尼绿色成长计划”各个阶段的相关活动,这一活动有助于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组织这样的活动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本次参加这一活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积极组织,大力宣传。

对于这项活动,我校十分重视,成立了活动工作小组:分管校长任组长,总务处、团委相关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学校其他职能部门领导及各教研组组长任组员,配合活动开展的各项工作。并且,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参与度。我们举行了“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并且通过学校网站、橱窗、绿色书架等宣传阵地进行专题宣传。

2.分工协作,积极筹备。

具体工作的落实也做到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总务处积极调研,针对师生用水、用电、领取办公用品、使用空调和学生公寓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制定出环保方案的方向,并负责后勤保障和经费使用工作。德育处和校团委负责参加活动的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各班主任负责制定班级环保行动计划,教研组指导学生制定方案。

3.开展活动,不断探索。

在“索尼绿色行动计划”的第一阶段,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了“绿色成长”征文和“绿色视点”摄影活动。我校学生获得了优秀奖一名、鼓励奖二名。在第二阶段活动,利用寒假期间,团委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调研、考察等。我校上报的方案为: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少乘一次私家车,每天活动一小时”活动方案;“纸类回收,节约资源”活动方案。这三个方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也开始逐步落实。目前,垃圾乱扔、私家车接送、废纸乱丢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已经有明显的改善,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我校在2009年4月份还组织了校园“绿丝带”活动,倡议大家带上绿丝带,争做校园环境的支援者,这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师生手臂上的绿丝带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结合学校四星创建工作,开设各种相关兴趣小组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四、不要让中学实验室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进行中学化学教育不可避免要进行实验。中学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从小实验开始就注重环境污染的问题。做任何实验的时候教师都要强调环境保护问题。比如:在做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尾气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要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实验室里产生的废液更不能直接倒到下水道里。

总之,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中,要将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宋心琦.化学与生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德全.环境污染与防治.杭州: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社,200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下一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