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增产技术发展及其趋势

时间:2022-07-20 09:45:46

玉米栽培增产技术发展及其趋势

【摘 要】为促进我国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从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主要措施、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栽培增产技术表现为由单项适用技术推广向技术集成与模式化栽培方向发展,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玉米栽培增产的基本趋势由提高单株生产力向改善株型增大群体生产量,向提高群体整齐度、花后物质高效生产与转移方向发展。

【关键词】玉米;产量;增产技术;发展趋势

1 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得到较好地推广应用,开展模式化栽培研究有利于由单项适用技术推广向技术集成与模式化栽培综合研究进展,促使研究水平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大大增强了农业技术措施的准确性和应变决策能力,使很多高产地区玉米栽培技术走向系统化、指标化和规范化。玉米栽培增产技术发展到综合玉米环境和栽培措施三个子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围绕提高土地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具有共性和区域性特点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通过进行示范和验证,不断修正和完善,并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向以耐密、抗逆、高产品种与机械化为载体的简化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向发展。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玉米栽培增产的基本趋势由提高单株生产力到改善株型增大群体和保绿延长光合与灌浆时间来增大群体生产量,向提高群体整齐度、花后物质高效生产与转移方向发展,同时对群体的抗倒抗病和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发展进程

2.1 起步时期(20 世纪50~60 年代)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总结丰产经验、推广新技术为主开展了氮肥和磷肥品种肥效的研究,以及氮肥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施用方法的研究,明确了氮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增产作用,明确了氮肥、磷肥与土壤条件、施肥技术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技术措施。

2.2 全面实施时期(20 世纪70~80 年代)

20世纪70 年代,人们开始研究玉米生物学和生理学,并以此作为推动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该时期钾肥和磷肥的施用研究更为深入,玉米生产上施肥技术更趋科学化,研究了玉米叶片的生长发育规律、叶片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以便实现有效的促与控;研究了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明确了春玉米的主要营养器官间有2次峰谷的消长,而夏玉米有3次峰谷的消长,各类器官间干物质消长有其内在联系,在物质分流上提出了促控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行了有关玉米籽粒灌浆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了灌浆进程,指出了栽培措施的重点是千方百计延长籽粒的有效灌浆期、影响籽粒充实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水分以及籽粒败育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开展了玉米“源”“ 库” 及” 流” 方面的研究工作,众多学者明确了库是高产和超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籽粒“库” 的增加速率远远小于“源”的增加速率,适当减少“源”的增加幅度、提高“ 源”的效率、促进“库”的发育形成是高产的关键;提出了以扩“库”限“源”增效为主体的玉米高产核心理论,开展钾肥在提高玉米产量和抗逆性方面的研究,研究了玉米的需肥规律、耐肥性以及氮、磷、钾化肥的肥效、适宜用量与比例问题,同时,为配合复合肥料的发展进行复合肥料肥效及品种的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我国不同类型土壤磷肥的肥效问题;各玉米产区都针对本区特点研究了玉米高产施肥及经济合理施肥的问题,广泛开展了中、微量元素肥料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关研究,明确了硫、镁、锌、锰、铜和硼等肥料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下对玉米的增产作用。这一时期开始在玉米生产中普遍施用锌肥。

2.3 快速发展时期(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近20 年来,各地学者研究了玉米根系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雌雄穗分化进程,籽粒建成与败育;不同叶位叶片结构与功能;不同株型、不同密度、不同肥力条件下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等问题。这一时期,玉米产量潜力栽培增产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从玉米的光合、生理栽培、生理生态因子调控等角度探讨了玉米高产的生态生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原理,并以此指导栽培技术的改进,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是栽培技术进步的体现。多年来,玉米学术界针对密度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重点研究了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密度、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及其发展动态的关系;密度与根系和生殖器官的关系;密度与光合作用以及密度与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的关系;密度与诸产量因素及生产水平的关系。实践证明,有关密植技术方面的大量试验研究成果在玉米生产中得以应用,指导了各地玉米生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对保证玉米增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生产水平( 包括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灌溉条件 病虫草害防治水平、田间管理水平等) 越高,最适宜的密度越大。密度与品种、土壤肥力的关系最为密切,总的原则是:早熟矮秆品种宜密,晚熟高秆宜稀;在肥力较高的土地上适宜的密度范围较宽,在中低肥力土地上适宜的密度范围较窄。玉米密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不同生态气候地区提供了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为春播、夏播玉米及其不同品种确定了密度幅度,使我国的玉米种植密度普遍增大。20 世纪 90 年代后,学术界深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合理叶面积指数、“源”与“库”的辩证关系等;研究了确定玉米合理密度的方法,包括 K值法、叶向值法、叶面积指数法等,以促使我国玉米种植密度更趋合理。

上一篇:浅谈当代教师应具有的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认知语法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