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时间:2022-07-20 09:27:54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技能之一,也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逐步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能力。因此,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理解 阅读方法 能力提高

要真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又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尽管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以前语文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语言点的讲解、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还是相当不够的,因此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质性的提高。通过本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从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师给学生讲解问题,不如教给学生恰当的解题方法。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提高阅读效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剖析中考题或其他典型的篇目,让学生看到不同命题的主要目的所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使学生思路明确,方法得当,达到阅读训练的预期目的。

同时,阅读材料应该具有多样化,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所选材料的题材也要比较全面,有人物故事、人物传记、科普知识、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涉及各个国家的文化常识。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对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初中语文阅读。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持之以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如制定坚持每日阅读一篇文章的学习任务,坚持阅读语文类报刊杂志等。初中语文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需要学生具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应经常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计划,并及时进行讲评和指导。

2.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声读、心读和慢读等不良习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速度。

3.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指读、回读等不良习惯。有些学生因为阅读留下的印象比较浅,不得不再倒回来看。有经验的学生眼光是很清楚地集中在那些关键词句上的。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让他们能够快速地从一个句子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的理解。

4.阅读停顿的次数不宜过多,停顿的时间不能太长。根据心理学家测试,阅读快的人每6行左右才停一次。每次停的时间为0.4秒左右。

5.缺乏强制性的速度锻炼。会读书的学生常常是抓紧一切业余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书看完,这样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在这一过程得到提高。

6.学生应该善于运用跳读。学生在阅读时有一种不能忽视的情感,在心理学上称为求全态度,这自然就会影响速度。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跳读,加快阅读的速度。

7.学生应克服情绪的两级分化。学生过分忧伤或者过分高兴都不利于阅读,应该在稳定的、舒畅的和随便的精神状态下进行阅读。

8.注意选择阅读时间。睡眠后不能接着阅读,因为这时大脑神经系统尚处于抑制状态,还未兴奋起来,也未建立关系。诸如这样违背生理规律,在违背生物钟的情况下进行阅读,阅读速度自然不会快。

三、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阅读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内有限的训练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弥补课内阅读存在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先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阅读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在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后,再鼓励他们阅读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四、读后所得

除教材外,大多数学生还阅读过很多课外文章,应该说,泛读的数量是达到了要求,按理说阅读水平应该有较大的提升,然而,通过学生阅读水平测试的反馈信息看,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仍然有一部分人在阅读中只片面追求阅读数量,泛泛而读之后并没有记下什么,更不用说再去花时间巩固阅读后的收获了,时间一长,他们的大脑就会出现一片空白,即使再遇到已读过的东西也会是似曾相识或形同陌路。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学会分类收集整理自己的读后所得,并建立多种读书卡片,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回放加深印象,以达到“读有所得,得有所用”的目的。与此同时,阅读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多角度、多方位,阅读一些与自己相应知识层次略高一些的文章,至少应该是同步读物。这样学生阅读才会轻松,不费劲,并且有一定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应当去读一些报刊上原汁原味的文章。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如果要真正快速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还是要多读,尤其是多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而且要努力去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学生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积累、应用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一步一步提高。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肯定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外活动教学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果树栽培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