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07-20 08:10:07

浅谈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其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先普通扫描,如果患者关节内有出血积液、积血现象,在患者关节注入增强剂,增强扫描。结果:患者经过普通扫描后,在不同程度上膝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挫伤、膝关节骨折和半月板损伤。给患者在关节内注入增强剂,然后再进行增强扫描,使膝关节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上诊断更加准确。结论:磁共振关节内增加扫描比普通磁共振扫描的临床效果更准确。

关键词:骨科 膝关节损伤;诊断;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73-02

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人体结构中,膝关节是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屈曲关节。车祸外伤、运动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1]。损伤的类型比较多,其中包括: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挫伤、膝关节骨折和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其复杂的结构对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准确全面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临床CT和X线检查在显像和软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大大限制了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但磁共振扫描在膝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具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7岁,平均±36岁。临床症状:郑节肿长、疼痛、关节不稳、关节交锁、活动受限。在3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内积血20例,积液10例。

1.2MRI检测设备

设备购自美国GE公司,型号为0.5T Signa Contour。由1.5Tesla超导磁体、诊断床、系统电源柜、操作台及选件等组成。双梯度场强振幅:23mT/m和40mT/m,双梯度场切换率:80T/m/s和150T/m/s,空间分辨力:≤0.9mm,2D最薄层厚:0.6mm,最小视野:24cm。

1.3方法

患者均进行普通磁共振扫描。扫描部位包括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均由放射科资历较高的医生出具MRI书面报告,将再报告和MRI像片交给骨科医院供其参考。针对临床彩关节内伴有积液和积血时,先将关节腔内的积液和积血抽空,然后注射100ml生理盐水伴有1ml马根维显进行均匀混合,以15~20ml在关节腔内进行注射,注射5mil后,让患者主动将膝关节屈伸运动10~15次,以保证增强剂在关节腔内分布均匀。

2 结果

对患者平扫后,诊断出有不同程度关节结构损伤,其中有软骨、半月板、韧带、骨质损伤等。对于关节腔内出现积液或者积血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抽空积液和积血,再在关节腔内注入增强剂,然后进行增强扫描,进一步诊断出膝关节的损伤范围以及程度。若在平扫中未诊断出膝关节软骨损伤,而在增强扫描中诊断发现有6例患者患有膝关节软骨裂缝症状,那么这6例患者患有膝关节软骨损伤。MRI的诊断灵敏度为95.7%。

3 讨论

在临床上,普通的CT、X线摄片技术都只能显示髌骨、胫骨、股骨损伤,无法给予膝关节腔内的软组织损伤,包括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以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2]。近年来,在磁共振(MRI)技术发展下,MRI检查是骨科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的重要辅助手段,能显著提高膝关节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对软组织损伤诊断分辨率也较高,具有图像清晰、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参数、多层面、多方向成像,目前成为了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的首选手段。[3]

通过MRI技术检查,半月板在图像下形态规则、呈均匀低信号,这是因为半月板中含有I型胶原组织受关节软能衬托,经过 MRI检查,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半月板的位置形态,还查看到它的内部结构。骨科临床对膝关节损伤的普通磁共振扫描法诊断,经常将瘢痕、韧带、板周滑膜与半月板等交界误诊断为撕裂线,而磁共振的增强扫描能够纠正此类误诊,从而提高骨科临床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率。[4]

总之,针对膝关节损伤,磁共振的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半月板、韧带和肌腱、关节软骨等成像,保证了关节损伤的程度、范围和部位诊断的准确性,所以在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中被广泛采用,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启云,王梁谦,刘大君.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520-521.

[2] 赵振文,李盛华,柴喜平等,应用关节镜诊治运动性膝关节损伤[J],中国实用医药,2011,14(2):234-235.

[3] 王艳晶.磁共振对膝关节软骨半月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评价[D].吉林大学,2012.

[4] 顾军,王旭华,盛永华等,磁共振间接膝关节造影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321-322.

上一篇:老年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冠脉优... 下一篇:大咯血的诊断及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