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成因浅析

时间:2022-07-20 05:18:26

“网络暴力”成因浅析

摘 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本文从网民心理视角出发,运用传播心理学原理,深层次解读网络暴力的成因,从根源上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

关键词: 网民 网络暴力 心理成因

从2005年开始,随着“高跟鞋虐猫事件”、“魔兽铜须事件”、“史上最毒后妈”等一系列事件的接踵而来,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公众眼中——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就是网民针对比较极端的事件,以道德的名义,以暴力语言为载体,凭借人肉搜索等方式,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但事件发展到最后往往变得非理性,给事件当事人造成精神重压,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本文旨在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依据传者—媒介—受者的传播模式,研究网民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是如何既承担传者又扮演受众的。在此基础上,运用传播心理学原理,结合案例分析网民产生心理网络暴力的深层次原因。

一、网络暴力中网民的心理成因

网络暴力事件往往就是网民怀着对现实不满和道德审判的心理,针对社会上某一事件进行的宣泄。另外就是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期盼被社会认同,想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因此争当“意见领袖”。当然,这中间也不排除一部分人纯粹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人而进行的狂欢恶搞和娱乐。

(一)网民心理宣泄的需要

网民针对某一社会事件,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和评论,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平台,更好地满足了这种宣泄需要。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通过这个渠道网民以暴力语言为载体,用人肉搜索的方式,在社会事件中打着替道德替天行道的旗帜,发泄和掩饰自己的压力与不安。

(二)网民“意见领袖”欲增强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具有主导网络舆情的权威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信息,采取主动发帖,及时表达和评论对社会与公共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带头为社会弱势群体和个人利益讲话,以此获得社会成员的好感与信赖。还有一部分网民为了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随心所欲地用言辞的出轨、观念的冒险这些标新立异的方式获得关注,且往往置传统和权威于不顾。这些出格的表达只为取得一种放松,以此获得社会大多数人的关注与认同。

(三)道德审判的传统

中国人历来有道德审判、道德私刑的传统。引发网络暴力的事件大多是现实生活中较为极端的事,或反道德伦理,或反人性。“高跟鞋虐猫事件”中的女主角用高跟鞋踩踏动物;“魔兽铜须事件”中的大学生与有夫之妇的婚外情;“史上最毒后妈”事件……这些都是人们不能接受的。然而这些事件又都处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地带,这时,网民们就会受自我认同的道德催眠,受非理性的情感驱使,将自己自动升级为道德审判者,进行所谓的“替天行道”。从道德的捍卫者变成道德私刑的施加者,网络暴力由此产生。

二、网络暴力中网络媒介的被滥用

网络以其随时性、公开性、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民众最大的信息平台。网民利用这个平台,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但也因为网络的特性,肆无忌惮地暴露自己低劣的欲望需求。

(一)网络传播优势满足网民的媒介需求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以及把相关权利向普通网民转移弱化的特点,使其给予人们的公共空间几乎是不受限制的,无论是精英还是一般的民众,都能对一些问题直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不仅人人都有表达的机会,而且由于传播快、传播范围大的特点,往往会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网络的特性助长了网民的侥幸心理

互联网天然的虚拟性质和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相互联系发表意见,各种平时被压抑的不良欲望在此时开始显现。网民们在参与一个社会事件时,会感觉他们都是“无名的大多数”,原因是网络隐蔽了其身份,传播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传播速度与更新快,所以网民们可以无所忌惮、为所欲为。

(三)网络成为网民表现“本我”的平台

新浪微博上一个网民为“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在网上公开炫耀自己“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其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人们对红十字会这个慈善组织的慈善性质开始怀疑,紧接着就是对捐款去向的追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超我接受社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以性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的本能冲动。本我受“求乐原则”支配,追求享受,这种享受就包括被关注,就可以解释郭美美的自曝行为。虽然个体在生理方面的差异是存在的,但好奇感、探究及窥私的“求乐心理”则是人的共性。

三、网络暴力中作为受众的网民的心理成因

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因为网民参与一个社会事件,组成一个群体,接受群体暗示和群体压力,并受群体心理、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三重影响,还有传统法不责众心理纵容的猎奇窥私,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网络暴力。

(一)网民的从众心理

现实生活中,当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往往会产生从众心理,改变原来的观点和意见。“人云亦云”、“随大流”,以寻求一种集体认同的安全感。

(二)网民的逆反心理

随着人们对言论自由的要求的日益提高,有些人认为越是不被允许传播的言论,就越是真实的、触及事件核心的言论。部分具有怀疑逆反心理的受众,他们认定传统主流媒体维护的都是官方政治权威,因此只要抓住社会上一个可以诟病的事件,他们就会咬住不放、猛烈抨击。“药家鑫事件”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就是因为谣传药家鑫是富二代,所以网民比传统媒体反应更激烈。

(三)网民的集体无意识

在网络暴力中,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具有共同的情感感受和目的,形成了一个暂时而非常有凝聚力的集体,是典型的群体行为。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网络上的主体群体极化倾向更为普遍和明显。

在娱乐圈甄子丹与赵文卓的骂战中,舒淇发了一条微博表示甄子丹很“敬业认真”,却遭到网民的网络围攻,将舒淇卷进口水战,更有网友将舒淇早年的艳照扯出,进行人身攻击。舒淇为此删除所有微博、取消关注。在“舒淇删博事件”中,网民就是一个集合的群体。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预示着未来媒介的走势。公众对网络舆论发挥的社会监督作用还有很高的期许,未来网络舆论也会继续发挥其巨大功能。与之相伴的网络暴力也不可避免。从心理层面研究了解网络暴力的根源,可对症下药地控制网络舆论的负面作用。

互联网虽然是虚拟化的平台,但网民的行为是现实行为。网民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监督的建设作用。

上一篇:循序渐进,润物有声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