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

时间:2022-07-20 03:50:45

论城镇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

【摘 要】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目前城镇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环境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镇环境;保护;治理;发展

近年来,城镇环境建设与改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日益进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城镇环境不但是我们从业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也为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1.现阶段城镇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公民环保意思薄弱,环境质量与公共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乡镇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观念淡薄。一方面乡镇领导、企业负责人只管经济发展、企业扩张,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不管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另一方面,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受害者缺少环境保护意识。

1.2容貌秩序和城乡风貌有待进一步治理

其中主要一块是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这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扎实开展餐厨垃圾收集处理试点工作,逐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不断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消除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不良现象。突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增加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备,抓紧实施垃圾综合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处置中心等项目,着力提高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分类和处理的能力。

1.3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5 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5577 万吨,尚有 7526 万吨的垃圾只是简易堆放,约 48% 的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全国约 334 个城市尚未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同时由于垃圾填埋场因使用到期关闭而减少处理能力、以及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等方面原因,造成全国垃圾处理能力的缺口很大。

1.4管理政策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在实施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的同时,加快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通过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步伐。

2.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下

2.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政策与实践探索要有机结合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政策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加强对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组织和领导。

2.2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以推动和促进发展为基准

首先是一个环境问题,形象问题,但归根结底又是一个生产力问题,发展问题。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把优化环境、改善形象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进而推动和促进发展上。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因此既要有长远性的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

2.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治理工作责任监督和考核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和利益需要得力的干部去协调解决,不给其相应的权力不行,否则就会一筹莫展。给了权力不给其压担子、不予监督问责也不行,否则就会不作为、乱作为。对于已见成效的治理要保持住,进一步的严格要求考核进行管理。

2.4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既要政府主导,又要全民参与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属于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范畴,自然应该政府主导,特别是在规划、资金和政策等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不可替代。同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营造有利氛围,汇聚强大合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是做好这项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组织保证。

要加强环保教育,通过一定方式的教育,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可有力地促进有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对于乡镇工业而言,由于它们分布在农村,有的企业甚至很偏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无力对这些企业进行直接控制。因此,需要形成一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的机制,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来影响乡镇工业治理污染的行为。这一措施的前提是加强环境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提高乡镇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单纯是认识问题,它同乡镇工业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正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应在乡镇工业自身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基础上,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2.5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科学的制定出对环境保护的规划

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2.6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城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本地乡镇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征收。坚决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总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机制和法规政策体系,保障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建设,首先从制度层面把各种关系理顺了,这样执行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3.结语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实事求是地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化之,更不能畏缩不前。

良好的城镇环境是群众的共同愿望,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展城镇环境的综合治理,不仅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磊.在政策上实现中小城镇环境保护方案探讨.中国科技博览,2010,(36).

上一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刍议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