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原因经济学解释

时间:2022-07-20 03:33:11

独立审计准入管制原因经济学解释

独立审计对经营者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高质量的审计意见可以改变和改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而,独立审计也具有显著的经济后果性。由于独立审计的经济性和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审计主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市场需要一个机制来甄别审计主体的资质和审计报告的质量。独立审计准入管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等问题。而这种制度的具体安排往往会影响到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甚至审计报告相关使用者的行为,因而也具有经济性。

一、公共利益理论和独立审计准入管制

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公共产品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必需品,是社会公用的基础设施。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认为管制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反应,其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公共利益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市场是脆弱的,如果不进行管制就会导致不公平和低效率,而政府管制是对社会的公正和效率需求所作出的无代价、有效和仁慈的反应。政府管制是服从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一种减少市场运作风险的方式,是针对私人行为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制定的规则,目的是为了控制受管制的企业对价格进行垄断或对消费者滥用权力,具体表现为控制进入、决定价格、确定服务条件和质量及规定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客户时的应尽义务等,并假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代表公众对市场做出一定理性的计算,使这一管制过程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这样,政府管制不仅能在经济上富有成效,而且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完善。

独立审计公共性可以从两个方面阐释:第一,独立审计生产的产品,相对与私人产品而言,属于公共产品,市场机制作用会失灵,应进行政府管制弥补失灵;第二,独立审计的公共性是由其服务对象的公共性带来的。股份公司产生及其不断发展,使得包括股东在内的利害关系人,日益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报告之所以成为公共物品,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于公众公司财务信息向社会公开的法定要求,因此也使注册会计师与股东、债权人和其他潜在报告需求者建立了法定的责任关系。一般而言,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大多为政府或政府创办的机构,但世界各国有关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均由独立的会计师承担,而不是由政府承担。注册会计师作为一种特殊中介鉴证制度出现,为政府介入独立审计职业的监督提供了理由。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独立审计准入管制

信息不对称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研究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双方由于存在信息差别而达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即双方如何均衡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理论根据它所存在的时间与契约签署时间的不同,分为外生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在的信息不对称。前者是由当事人在签约之前的客观状态所引起的,因而是天生的、外在的。外生的信息不对称最易产生的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参与契约或交易的一方可能故意隐藏自己的私人信息,提供不真实的信息而谋取利润;后者是在契约关系成立之后由当事人的行为造成的。契约关系成立之后,若参与契约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契约行为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进而无法对其行为结果进行控制往往就不能获得对方真实的行为信息。一旦契约中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拥有信息资源优势的一方就很有可能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而使另一方受损,因而内生的信息不对称最易产生的就是“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企业设立时的资产与人员配备都直接影响成立后的企业与相关市场主体交易的效率和安全。而企业设立法规所规定的重要信息公开制度为相关市场主体获取信息创造了条件,从而克服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对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需要实行市场准入管制,通过许可、审批和登记等程序和手段对进入者的自身条件进行必要的审查,防止条件不合格的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正当权益,或者倒闭破产,造成社会动荡。

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特征的了解是不对称的。当买方对这些特征度量的成本大于卖方的度量成本时,由卖方对其商标或声誉进行投资,提高买方对其产品(服务)质量的信任度,或直接进行产品质量的担保,或由第三方(通常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政府或其授权机构)对其市场准入资格进行限制,就成为可以选择的契约安排。独立审计市场中,独立审计职业服务作为一种无形商品,其质量难以直接观察,各有关当事人对审计信息资源的享有不对等,需求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也危机到了审计行业的存在、发展。而独立审计行业是一种专业性很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在社会公众利益和审计师自身的利益存在矛盾但两者又必需兼顾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双方的博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平衡仅仅依靠市场本身是不能实现的,而要借助管制的力量来控制这种博弈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序地进行。市场准入制度具有一定的信号传递功能,有利于解决审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许可等进入管制对进入者的自身条件进行必要审查,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执业人员和专业性质等,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这一特定业务领域,防止条件不合格的进入者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从而严格保证独立审计质量。

三、经济人有限理性和独立审计准入管制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教授赫伯特.亚.西蒙倡导“有限理性”理论。他认为,人的完全理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只存在有限理性。此外,他还进一步从“有限理性”理论推出了“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两个层次。所谓程序理性是指行为是在适当考虑其结果的条件下进行的,或者说行为过程符合规范的标准,则该行为就是程序理性的。因此,行为的程序理性取决于某项行为的过程是否合规;结果理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限定范围内,当行为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时,它就是结果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理性取决于某项行为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或预定目标的完成状况,而不管其行为过程如何。

政府管制正是从程序理性的角度来规范经济行为,强调行为过程的理性。在市场进入过程中,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也得以充分体现。在独立审计市场中,市场主体由于难以收集到全部的市场进入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出于节约市场进入成本和企业最大化目标,希望进入独立审计市场的市场主体在决策市场进入时往往表现出有限理性。他并不能确定这种进入是否能适应独立审计这个特殊市场的要求和需求,并且出于成本的考虑他可能会降低或减少进入时的自身条件的准备。而审计行为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不理性的进入可能会对社会的经济良性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政府从整个社会利益出发,对独立审计市场的进入进行约束和指导也就成了社会的需要。■

上一篇:论会计管制重要性 下一篇: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