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关于农民培训内容的探讨

时间:2022-07-20 10:39:43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关于农民培训内容的探讨

摘 要: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培训主要以种养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政策教育普及为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新型农民作支撑,培养新型农民就要在提高当代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全面提升其精神文化风貌,培养其现代意识。因此,农民培训的内容就需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元化内容的新型农民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就要结合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和方案,根据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得进行,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农民培训建立起尊重农民教育,农民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培训;多元化;氛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短期来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受者和维持者;从长期来看,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只有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核心推动力量,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实效和具有持久生命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即新型职业农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其中两大问题,一是要实现现代化,二是要引导更多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国家除了需要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还需要努力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举,现阶段情况下主要依赖农民培训。

一、农民培训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主要通过对全国多地农民培训现状与实施效果的实地调查、与国外成功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比较和对宏观农民培训体系分析等角度对我国农民培训问题进行研究的。目前单独对农民培训内容问题进行研究的较少,多数都是对农民培训问题宏观性、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针对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给出的对策建议都集中在我国要对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立法;政府要统筹各个部门对农民进行统一培训;动员民间培训机构、农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参与农民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加大对农民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农民的培训需求以及个体和区域特征区别性得对农民进行培训;在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制度上为农民掌握利用新技术提供配套等。关于在农村中进行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讨论,主要表现农业种养科学技术、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农村政策普及三个方面。

(二)培训现状

现实中,我国已经开始的农民培训也是主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的。我国农民培训的供给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少部分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农民培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针对还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进行的培训,一部分是企业对招收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简单培训。在本文中,农民培训特指对还在农村生活的农民进行培训。相比美国、韩国、德国等其他国家,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足,农民培训的体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各方面的问题依旧存在,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到了要全面提升农民精神文化面貌,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拓展农民培训内容的新时期。

二、农民培训内容多元化势在必行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描绘的是一幅农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全面提升的新时代农村生活。在新农村建设的几年中,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发放种粮补贴、养老保险全覆盖、家电下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较大程度得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和农村面貌。然而,要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胜利,主要还要依靠农民。同时,只有将农民精神面貌的提升与物质生活的改善相匹配,才能解决农村贫穷落后的根本问题。农民的精神面貌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当前农村修建的乡村图书馆、娱乐室,开展的多彩的文艺活动等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但距离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还远远不够。现有的农民培训由于内容的片面性和供需不匹配,也满足不了要求。同时,农民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主动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并不强烈。因此,外部条件对农民的引导和推动很重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拓展和优化。

(二)农民素质与农民收入水平有显著相关性

农民素质主要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基本性质、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现代意识等。我国学者对河北省农户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农民素质高低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综合素质较低的农户其家庭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农户,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我国目前在农民素质提升方面仅局限于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根据农民素质的定义可以看出,农民其他方面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得提高。同样的,如果农民的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与其他方面的素质失衡发展,最终必然也会阻碍其科技素质等的提升,导致综合素质的畸形,使整个新农村建设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新农村需要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型农民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培养信息化、现代化的农民,需要农民具备现代化的广阔视野,掌握获取、运用信息的基本技能。调查表明,现在我国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电视了解外部世界,获得农产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仅局限于通过农产品上门收购人员,大多数农民还处在信息集聚的互联网边缘,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农民中普遍缺乏。同时,农民还固守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生活内容单调而保守。相关调查显示,计算机操作知识是农民目前普遍学习需求强烈的一项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农民获取外部信息的不畅日益影响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知识的匮乏进一步阻碍了其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更多与现代生活有关的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整合需要拓展培训内容

由于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以及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打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出现了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而农村依靠“9938”人群种田甚至部分农村无人种田的情况。这样看来,一方面农民工用工会更廉价,最终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浪费,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能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种粮人群的缺乏我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将很难保证,从经济学角度讲,社会福利几乎为负的。从目前来看依靠市场调节的时滞期过长,完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在农村开设与农民务工相关的课程,使他们在外出务工之前,就明白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自己是否适合出去打工和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清楚在家务农与外出打工的的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甚至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可能的。这类内容的农民培训有助于从源头上优化整合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使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多元化的农民培训内容

农民素质、农民精神生活层面都包含很多内容,这些内容的提升很有必要。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民种养技能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技能和农村政策普及的培训依然很重要。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以下这些方面也是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和应该获得的知识。

(一)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

对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农民们普遍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鉴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农村中大部分尤其是中年农民还不会操作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操作知识是仅次于种养科学知识、经营管理技能之后农民培训需求最为强烈的一项内容。农民学会使用计算机就是农民向信息化、现代化迈出的巨大一步,将深刻得影响着农民未来的生活和生产发展。

(二)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在法制时代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规则,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只有明白“游戏规则”才能更好得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民越来越多得融入市场经济生活中,向农民普及更多的法律知识很有必要。从内容上讲,要选择农民可能会遇到的、周围经常发生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进行培训;从方式上讲,鉴于农民群体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培训要尽可能得通过案例讲解,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展开。

(三)养生知识

关注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一种标志,在农村普及养生知识也是推进农村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电视等媒体的传播内容中,四十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非常喜欢养生类的栏目,而农村接受培训的以四十岁以上的农民较多。要使农民养生知识培训取得实效和受大家欢迎,就要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因此,在培训内容选择上要本着贴近农民生活的原则,比如在营养食材上要侧重于讲在农村比较常见但是一直被农民忽视的食材,而不是价格较高农民很难承受或者农村很难买到的食材;帮助农民纠正一些农村司空见惯的养生误区并告诉他们错误的习惯或者做法危害在哪里。针对性的培训有利于农村整体在健康保健方面取得快速进步。

(四)进城务工知识

在农民工进城务工之前,组织培训使农民大致了解城市中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存在的工作机会,获得这些工作机会的难度大小,以及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得获得工作机会,可以期望的收入水平,不同水平下将享受的城市生活条件,城市务工需要的工作技能,不同岗位适合什么能力和性格品质的人去做等内容。在农民完全清楚了这些外出务工的相关基本常识,对自己准确定位后再出去寻找打工机会,将有利于微观的个人发展和宏观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对于有意向出去打工并确定自己需要学会某项技能时,县市的相关职业学校能够在政府财政指导下对这部分农民进行免费培训,为他们做好职业准备会更好。

四、农民培训内容多元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培训内容多元化的指导思想

农民培训内容多元化的重要意义不只是丰富农民知识本身,它更多得应当体现的是国家对农民教育的重视和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决心,向社会传达一种尊重农民生活的信号,在农村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紧追时代步伐的氛围,提高农民自主学习的意识。以现代为主导的多元化培训内容,是一扇通向外界的窗户,向农民传递了进步的气息,使他们看到农村正在与现代接轨,农村其实很宜居,未来将会很美好,吸引农民愿意扎根在农村。就像韩国的“新村运动”,在长期开展的“新村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弥补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民众不良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我国也要借助积极主动的农民培训向农村传递力量,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精神要远高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多元化培训内容本身。

(二)结合地区实际,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

当前农民培训内容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农民综合素质的基本构成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等,多元化培训内容的安排甚至培训方式的选择都要在充分调查本地区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充分了解地域特色的基础上确定,使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受农民欢迎,更能取得实效。

(三)要借鉴以往培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关于我国农民培训的多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的农民培训并没有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虽然农民培训需求很强烈,但是农民培训内容安排与农民需求不一致、多数专家讲解理论性太强实用性不佳、政府导向性的培训出自多种部门,像一阵风刮完什么就没有了致使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等问题依旧存在。农民培训本质上其出发点和设想都是好的,多元化培训内容对农民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培训的过程,合理科学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案设计、有效实施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充分借鉴以往的、其他地区的农民培训中总结的问题、教训,吸取先进经验,做好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华宁.农民素质的内涵探讨及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农户的问卷调查的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2):50-55

[2] 万忠,杨小平.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典型经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258-261

[3] 蒋寿建.村支书视角的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基于扬州市216个村支书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8(1):71-7

[4] 张峭,徐磊.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9(6):89-95

[5] 梁娜,陈前恒,孙庆莉.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建设中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研究—基于陕西、甘肃和宁夏的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329-334

[6] 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7(5):136-142

[7]王德海,黄杰,高翠玲.农民多样化创收培训模式的建立与运行.[J].农业科技管理,2007(2):26-19

作者简介

茹珊,性别:女,籍贯:河南,学历: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级在读本科生。

上一篇:《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读后体... 下一篇:谈创新建设新农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