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拾“诗教”之魂的校园

时间:2022-07-20 08:32:07

一个重拾“诗教”之魂的校园

5月14日下午,冒着蒙蒙春雨,本刊记者有幸参观了校安工程竣工后崭新的通辽市第七中学。

校长王海玲是五年前的旧知,那年在通辽采访,她正在十中当校长,像精明强干的女人治理自己的家庭一样,把一所城郊接合部的“薄弱初中”治理得井井有条。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层走廊里都有一个温馨的角落,沙滩椅、玻璃桌、一束鲜花,周边有小书架……她说设计这个角落,就是想改变一种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一位教师批评学生,办公室所有老师“旁听”,甚至群起而攻之;一个家长被“约谈”,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班主任连家长带孩子一起训斥,众人一同尴尬……这个“谈话岛”就是要变“训话”为“对话”,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处”,变……

好个有思想、有人文关怀的女校长!

五年后,依旧秉持知性女性的风格,她让本刊记者任意参观,犄角旮旯,哪儿都可查看;喜忧得失,随意询问。

本刊记者被走廊里挂着的学生写的格律诗吸引了――

一律精致装裱,不是一人,而是多人;不是教师写的,而是初中生写的。

这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诗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者,激志,获得美的享受;观者,观察社会,体察政治得失、民风盛衰;群者,交流感情,达到“乐群”的目的;怨者,可以抒发心中不平之气,起到批判现实的作用。

近五十年来,在大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和“运动”,已经生生地割断了中华文化的脉络。如闻一多所说:汉人太功利,把《诗三百》做成了政治课本。半个世纪以来,语文教材指向的不是语文本身,而是变化多端的意识形态。连一条扁担,也一会儿是的,一会儿是的。“”时,古典文学基本被赶出语文课本。近些年,又有一股新的反智潮流蠢蠢欲动:主张删掉文言文篇目和鲁迅作品,主张加入刘翔、周杰伦之类的明星。美其名曰“与时俱进”、迎合“儿童心理”。

呜呼!这是编辑语文教材还是办娱乐小报?刘翔、周杰伦之类的明星往往是转瞬即逝,能是代表五千年文明、影响人一生的中华经典文化的代表?美国人为何没有把歌星杰克逊和球星乔丹选入教材,而依然是《伊利亚特》和莎士比亚的剧本?

好在这股反智主义邪风没有成气候,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淡化政治,弘扬国学,回归传统,诵读经典”。

通辽七中,就是在这个大的教育文化背景下期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学校:别人仅是诵读经典,这里则是引导一部分热爱古典文学的学生模仿写作古典诗歌;别人仅仅是储备、欣赏,这里则是传承、创造。

早在2006年通辽七中就被通辽市教体局、通辽市诗词学会授予诗教先进单位称号。学校成立了青草诗社,吸收师生会员50多人。诗社定期开展活动,学校设有专职教师一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这位酷爱古典诗歌的语文老师引领下,假期集中训练,平时个别指点,以课外兴趣班的方式,给学生们专题介绍格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用典,讲授古典诗词的风格流派,定期对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训,使学生初步达到现场作诗基本符合格律的水平。

学校创建了自己的诗刊,诗刊本着“传承国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美化校园生活、服务教育教学”的宗旨,发表师生及家长习作,介绍诗词创作基础知识,使诗刊成为师生交流诗作的平台。现在《七中诗刊》已经出版六期,学生的作品,每学期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30多首。教师作品在《中华诗词》、《走遍中国》、《中国诗词书画》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首。学校诗社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诗化”了校园生活。2010年和2012年,有学生先后获得通辽市科尔沁区教体局组织的“中华魂”经典诵读二等奖和特等奖。2013年,学校新的教学楼落成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诗教”工作,先后在教学一楼、三个楼道两侧,建立诗歌长廊,粘贴大小展板300多块,校园文化建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通辽七中还编写了《校园育人三字歌(四字歌)》,即借鉴传统蒙学的做法,把做人、为学、励志、礼仪等内容编成《三字经》《千字文》的模式。它们易记易背,朗朗上口,比起《守则》《规范》,更具有可接受性。

几千个学生沐浴在深度的古典诗词熏陶中,诗社的学生已经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格律诗,一些老师和个别家长也参与其中。在“应试”仍然是中学巨大压力的背景下,通辽七中能从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高度,看待诗教,看待校园文化建设,从校长到教师,无疑是有远见卓识的、有文化情怀的。记者乘兴也“模仿”了一首,以示对通辽七中“诗教”文化的仰慕之情:

细雨东风印屐痕,辽水庠序听旧闻。头悬科考三尺剑,心系绝学一缕魂。师若耕夫积薪火,生似犁杖觅诗根。灿烂雯霞怀今古,披沙拣金苦晨昏。

上一篇:守护好儿童精神世界的“食堂” 下一篇:抓主线·品语言·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