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时间:2022-07-20 06:48:17

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交叉渗透,其内容十分丰富。而另一方面,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多、过程复杂、概念抽象、课时有限,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索式教学为主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实验教学,将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及其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生认为是很抽象的、难懂的、难记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好生物化学,达到教学目标,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我认为要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生物化学教师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由此可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上好生物化学的第一次课,重视学生的首因效应。一般说,第一次课是学生最具有好奇心的一次课。怎样抓住他们好奇心,是我们生物化学老师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用学生能理解的事物来引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调动学生思考生命现象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便于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讲解,给他们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开篇有益,对后面的具体内容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后的每次课我尽可能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们了解到生物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以探索式教学为主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

传统的教学,强调其知识性,着力于把最成熟、最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自然是必要的。然而,对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这又是不够的。科技方法和科学思维是最具生命力、最具创新性的因素,必须在传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先进科技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应具备的特点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教师应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做到师生互动,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新课的引入以启发式为主,以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如以我们每天的饮食入手,以学生关心的形体美为导言,如何能享受美食,又能健美,引入各个物质代谢的讲解。通过多样互动的授课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课程与许多学科相互渗透,内容复杂。应该如何恰当地选择、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最优化地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出发,活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1、注重难点、抓住重点,强化重点内容和知识点的教学

生物化学由于其分子结构和代谢的复杂性,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书。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度较大。因此,针对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教学大纲,明确区分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了解和参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解重点和知识点,浅显的或扩展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学或浏览,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重点内容的强化学习、知识点的系统学习、难点与疑点的分析与讨论,将繁杂的内容形成若干个知识内核,使学生易于消化理解、学习针对性强。糖、脂和蛋白质代谢,是生物化学物质代谢的中心,对于生物化学这门课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对物质代谢篇的介绍讲解中,我将生物氧化一章调到代谢篇之前先行介绍,让学生首先对生物体中能量产生的主要形式——生物氧化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在各种物质的代谢过程中,穿插介绍能量产生的步骤及其计算。这样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结合起来讲授。使学生明白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轻松地掌握了代谢的真谛和知识。同时将三大代谢的相互关系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各种物质、各种生化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生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2、趣味引导式教学

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必然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我们在讲到氧化磷酸化时,如果我们只用非常专业的语言讲解呼吸链的一长串的酶促反应,然后再讲解ATP生成和利用,其结果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我们用水轮机发电的原理和过程来比喻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的过程。水轮机发电的原理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能量转换方式,把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水的势能只有转化为电能才可能被各种电器所利用。同样,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只能是ATP的化学能,而不能利用糖、脂肪、蛋白质的化学能。细胞内把营养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可利用的ATP的化学能,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学生才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了记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为何重金属中毒,喝牛奶可以自救;为何动物冬眠不会冻死;为何人不吃肉也会长胖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将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1、加强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化基本原理的必须环节,在生化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按照"少单一、多综合,少验证、多设计,少演示、多操作"的原则,合理优化组合实验项目。如实验内容不仅涵盖了糖类、蛋白质、核酸、酶、代谢等相关实验,而且包含生物化学的核心实验技术如电泳、层析、离心、滴定技术等。特别注重综合性的实验。例如将多糖、蛋白质、酶、核酸、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初级制备、分离纯化和系统的分析鉴定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实验技能全面培养的需要,适合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2、将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针对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抽象、繁琐的特点,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化学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教学能使难于理解的生化机理通过图象、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能显著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关于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内容,十分抽象,教师难以讲授清楚,而学生通过观看二维、三维的彩色图片,就可以轻易地理解有关的复杂问题,自然地掌握了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等有关概念。又如关于DNA复制,教材和黑板式教学均无法良好地表现这一连续的多步骤动态过程。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将DNA复制的详细过程做成多个图片来展现,将全过程制作成动画加以播放,教师再借助这些媒体素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辅以讲解答疑,学生就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DNA复制的整个过程。

总之,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通过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索式教学为主导,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实验教学,将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等,努力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生物化学教学日臻完美,实现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艾育芳: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2]杨涛: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2):127。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0-477。

[4]沈同、王镜岩等:《生物化学》上下册,1980年12月第1版。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类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