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浅探

时间:2022-07-20 05:23:54

高中数学教学浅探

【摘要】数学是目前高中学生感到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与其它科目比较,高中数学毕业会考成绩合格率明显偏低,会考数学平均成绩较其它科目也低了好几十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学自身灵活多变,逻辑严密,系统性很强的特点,使很多学习上欠主动、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虽勉强听得懂,但记不住,用不活,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学习效率低,导致成绩提不高。本着相互学习,现就如何教好高中数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5-01

一、相关概念

(一)数学的职能

2004年1月9日《中国剪报》报道: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的一项最新测试结果显示,数学好的中学生左右脑协作能力要强于数学能力一般的同龄人甚至大学生。新测试进一步表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大脑两个半球协作和互动能力更强,更擅长在两个大脑半球间传输和集成信息。

(二)初、高中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内容具体,模仿性的练习较多,比较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性较强,比较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运用,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问想象力等要求都较高。

(三)新教材理念

新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缩简了相当多的内容,保留了最基本的最常用的知识,同时也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并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新课程理念纳入教材,对能力的要求高了,教学时应从过去的死背公式、机械模仿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深刻理解教材内涵,搞清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便于指导教学活动。新教材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要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

二、动机与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对某项活动有热情、有兴趣,才能认真去做,才能有所作为。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很多,学习动机与兴趣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健作用的一个。只有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要求学生放眼未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望。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给学生介绍美国科学家的名言:“会学数学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在他创办的一所大学门口挂了一块显赫的牌子:“不懂几何者不许入内。”在讲解数列时,先介绍历史上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发明者要求国王在64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依次是1、2、22、23……263,即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为1+2+22+23+……+263,这是一个大的惊人的数字,而国王却还不知道自己无法满足其要求。在讲解反证法时,先介绍包公用反证法的思想,巧设灰圈计,引冒牌母亲上当,智断疑案的故事,故事中包公的思维过程是:假设初孩是某妇所生,则其应心疼孩子,“母子情深。”而王氏在争抢过程中不顾孩子的死活,这与“母子情深”相矛盾,故孩子非王氏所生,李氏才是孩子的妈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会精神振奋,主动思考,容易掌握反证法证题的思想方法。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讲本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例,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例如,讲解椭圆时,先讲我自己装修房子,为适用美观,需在门口装一鞋柜。为美观且进门拐弯后莫与鞋柜相碰撞,要求木工装修成椭圆形状,锯板子时,几个木工很久找不到椭圆中心,不知该怎么划线,只好先搁一边,我自己下班后得知,马上为他们解决了问题,这样通过简短的故事的介绍,唤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又如讲解例题“一只正常运转的时钟,自零点开始到分针与时针再一次重合,则分针所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多少?”先讲别人介绍自己买手表的方法:把表拔到12时,看时针与分钟是否完全重合,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提问再次重合时,分针比时针多转了几周?(1周)设分针转过的弧度数为a,则时针转过的弧度数为多少?(a-2π)分钟是时针转数的多少倍(12)从而得到等量关系:a=12(a-2π),把问题化归为列方程解应用题,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在教学时,要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得轻松”。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有人说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子女,这话偏激,但有的教师在教自己孩子时的确少了几分耐心,急于求成,结果出现孩子“顶牛”,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必须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朴实大度的作风以及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同时,教师讲课要生动有趣,教态要自然大方,治学要严谨,要和蔼可亲,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感召力,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主动地去钻研探索,把学生诱导到一个高层次水平。

四、锻炼思维品质,培养能力

由于数学的灵活多变,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综合性强、培养计算能力、训练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题目。问题性题(三个基本要素不知道),要善于引导学生将问题性题先转变为探索性的(两个基本要素不知道),再转变为训练性的(一个基本要素不知道),最后转变成标准性(四个基本要素明确)的题目。

以上是通过本人近几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期望得到老师与同行的讨论指正,以利于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上鹤、康合太,高中数学教材(共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教学室,2003.9

[2]陈益琳,高中数学导学导练(共五册)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浅议完型填空解题技巧 下一篇:骨折肘关节脱位患者5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