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里县人间布病监测报告

时间:2022-07-20 02:16:28

新疆托里县人间布病监测报告

为了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考核畜间防治效果,预测流行趋势和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按照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在我县开展人间布病监测,现报告如下: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按照分层抽样原则,监测抽取2个乡进行,每乡6~7个牧业村和养殖户比较多的农业村,监测对象选择既往发病率较高的年龄在7~60岁之间的各类职业人群。2009年共个案调查2000人,采血600人份。

1.2 监测方法

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凡有布病可疑临床症状、体征或与牲畜及畜产品接触密切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并对重点人员做病原分离。全部样品做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可疑和阴性样品做抗人球蛋白凝集试验 (Coom's试验),诊断标准参照GB 15988―1995《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AT效价1:100++以上, Coom's效价1:400++以上为阳性。实验所用抗原、阴阳性对照血清均由中国CDC提供,效期内使用。

2 监测结果

2.1 不同地区感染布病分布

由表1可见,固定监测库甫乡和乌雪特乡

分别为0.31%和0.93%,并发现新感染病例2例,发病2例。非固定监测乡托里镇血检阳性率为0.64%。

2.2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感染布病分布

不同年龄别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30-39岁年龄组血检阳性率最高为2.35%,其次为20-29,10-20年龄组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63%和2.08%。其它年龄组血检阳性率最低为0。从该地区布病感染的性别分布来看,2009年男女血检阳性率与不同,男性高与女性。

2.3 不同职业感染布病分布

从不同职业布病血检结果(表3)来看,2009年托里县不同职业人群中,牧民的患病率0.23%,学生的患病率0.39%,屠宰场工人患病率1.14%。干部和其他职业人群的患病率为0。从不同职业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查结果来看。但近年发现的新感染者和新发病人都是牧民,学生,屠宰工人,而农民其它职业人群中未发现新发病人。

3 讨论

托里县于1952年建县,是一个传统的牧业县,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扶持贫困县,2002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县。辖4乡、3镇、、3个林场、65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托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侧,塔额盆地南缘、县境南北宽度159.3公里,东西长221.6公里,总面积20097平方公里。托里县是以畜牧业为主,主要有羊,牛,山羊,马,猪等。

全县总人口9.6万人其中牧业人口总数4.7万人。由23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69.64%。该县是自治区主要的畜牧业、肉食基地之一,全年初牧业数为6510万头,一年内全县肉类总产量64500吨以牛,羊肉产量为主,牛奶产量9000吨。根据从八十余年调查资料来看布病疫情也很严重,属于严重流行区域、流行历史持久。流行范围广以影响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和广大各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200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畜牧业迅速发展、养蓄大户越来越多自留蓄也增多以及活蓄集贸活跃,皮,毛,肉,乳,大量上市,而畜牧兽医部门以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和检测力度跟不上新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形势,我县蓄间和人间布病疫情形成了新的流行特点。

上一篇:云梦县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