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

时间:2022-07-20 01:38:03

现代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感悟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非常崇信的一尊佛,而木雕艺术又是一门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工艺。从古至今,以弥勒佛为题材的木雕作品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笔者从弥勒佛在中国民间的信仰情况谈起,探析了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应用、发展演变、具体表现,同时解析几件自己创作的弥勒佛题材木雕作品,分享了创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从1998年开始从事木雕雕刻创作至今,雕刻创作的木雕作品不胜枚举,且最擅长人物题材创作,研究了各种人物造型。笔者出生在中国木雕之乡――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仙游木雕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种类繁多,技法多变。得益于此,笔者擅长用平刀块面法和圆刀雕琢法,长期浸润在浓厚的木雕艺术氛围中,木雕作品多以平雕、浮雕、圆雕等形式表现,讲究精巧构图,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在木雕艺术创作中,人们常选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题材。弥勒佛题材的木雕作品大量出现和流行,实际上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希望学习弥勒佛宽宏大量、得失随缘、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心态。笔者创作的弥勒佛题材木雕作品,采用了仙游木雕中的高浮雕、圆雕等手法,将弥勒佛具有的吉祥寓意、慈善可亲、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形象以雕刻艺术的语言呈现出来。

一、中国民间弥勒佛的信仰

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形象和倡导思想深入人心,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充分说明了众生对他的喜爱和尊敬。很多人都以弥勒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态度,用微笑来迎接世俗的风雨;用忍耐去化解心灵的烟尘;用平常心来稀释所有的不公、艰难与逆境。

弥勒佛像展示给人的是慈颜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到寺院朝拜的信徒,见到弥勒佛乐呵呵的形象后,都会心生欢喜。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佛置于寺院的第一层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因为在佛教中,弥勒佛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将弥勒佛置于一进寺院的殿堂中,是为了让参礼弥勒佛的人,能够从弥勒佛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从而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弥勒品格的人。

弥勒佛是一个号召以慈悲心对待众生的模范,据弥勒佛的生平传说记载,由弥勒佛转世的布袋和尚就是鲜活例子,他总是喜欢背着布袋,乐呵呵地化缘,无论人们给他什么就收什么,绝不挑剔。弥勒佛是诸佛中人们十分信仰的代表性人物,人们对他除了恭敬心之外,主要还受到他的精神内涵影响,启迪人们的慈悲仁爱之心,追求忍辱精进、宽容待人和积极乐观,不断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在忍辱中学会精进,待人方面要具有宽容精神,对待生活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升自己的品格,努力让自己受人喜爱、尊重,和谐共处。

二、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的应用

福建莆仙由于信佛者众多,在木雕艺术的创作题材选取上,佛教造像题材就成为木雕创作常用的传统题材。笔者在学徒期学习木雕雕刻时,每天沉迷在工作室里雕刻创作,如痴如醉,主要学习雕刻人们喜闻乐见的观音、弥勒佛、罗汉等传统佛教人物题材,尤其喜欢以弥勒佛造型为创作题材,也雕刻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弥勒佛造型木雕作品。在长期的创作中,刻苦习艺,笔者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弥勒佛题材的工艺表现上,不断寻求一种新的突破,经常请教专业人士探讨交流,勤于钻研人物题材木雕的表现手法,所创作的弥勒佛题材作品风格独特,细腻传神,竹木雕作品设计创作品种齐全。

在创作弥勒佛题材的木雕作品时,尤其注重作品整体结构和比例的表现,借鉴中国国画中写意技法,以虚实对比构图的表现手法,塑造意境,提升作品在整体造型的布局上产生的透视感,整w效果浑然天成,极具想象空间,让观赏者在品鉴人物形态时,犹如身临其境,心心相惜。

在中国木雕艺术中,弥勒佛题材受到众多木雕创作者的喜爱,主要得益于弥勒佛普及大肚能容的精神,不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大度弥勒在平淡中蕴含神奇,在丑拙的外表下流露美好心境,在诙谐幽默中彰显庄严肃穆,在揶揄中展现慈悲形态,代表了中华民族传承、倡导的慈悲宽容、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

由笔者设计制作的竹雕作品《小弥勒佛》,以天然竹子为创作原料,依型而雕,弥勒佛双眼微闭,以洒脱不羁、自然随意的盘坐姿态,坐于布袋上,笑态可掬。作品整体比例适度,圆润多肉的双耳垂在肩上,肥厚面部,神情、动态逼真,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衣衫,袒胸露腹,右手靠于弯曲的右膝上,左手安放袋上,脸上的笑纹、衣物的纹理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三、弥勒佛木雕题材的发展演变

中式的佛教造像,讲究妙相庄严,衣冠整齐,慈眉善目,有的还呈现女性化的姿态。只有弥勒木雕造像袒胸凸肚,笑容可掬,表情滑稽,但弥勒信仰刚从印度传入中国时,是优美俊逸的形象,根据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来塑造,庄严肃穆,不仅头戴宝冠,且面相圆润,身披璎珞,交脚而坐,身材壮实。

然而,发展至今,人们见到的却是乐呵呵的大肚弥勒形象,小孩子往往一见就笑,认为这个胖大和尚很有趣,甚至一脸严肃的大人也觉得亲切感十足,极具欢喜之心。弥勒的造型为什么总是笑口常开,弥勒像旁常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对弥勒总是乐呵呵解释得很到位,但依然众说纷纭,认为是弥勒大彻大悟上升到觉知境界的喜乐,或是高兴于信众的随缘布施,或是揶揄于众生的愚顽迷惘。

弥勒佛是大乘佛教中菩萨之一,后来成为“未来佛”,又演变为世俗化的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新型弥勒佛,经历了三个不同形象的演变。第一个弥勒佛形象是十六国时期出现的交脚而坐的造型。这种形象是根据《弥勒上生经》记载,弥勒起初只是凡间的凡人,经过佛祖点化,飞升兜率天,成为菩萨,向众生讲解佛法。第二个弥勒佛的形象是在北魏时期,逐渐变成为禅定式或者倚坐式,并带有佛装的造型。这种形象是根据《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依照释迦佛的安排,从兜率天下到人世间,向三界众生普及佛法,从菩萨转变为未来佛。第三个弥勒佛的形象是五代后梁时期,演变为盘腿而坐的胖和尚造型,肥头大耳,背着布袋,袒胸露腹,满脸笑容。这个形象的原型相传是后梁时期的一个身材胖大、皱鼻大肚的僧人契此的样子,整天背着一个布袋四处行乞,常常劝诫世人慈悲、宽容、忍辱。关于布袋和尚是弥勒化身的传说也由此而起,其后人们逐渐用他的形象来代替弥勒佛,寓意忍辱包容、乐观豁达的精神,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最后,这个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种庄严凝重的宗教意蕴,变得随和,贴近生活,成为世俗化的形象。

四、弥勒佛题材木雕艺术的具体表现

弥勒,原本是古印度佛教中以“修慈”为主的菩萨,传入中国以后,随着布袋和尚的出现,庄严造型变成了笑口常开、袒胸、大腹便便的造型形态,这种大转变让弥勒佛题材在木雕艺术创作中,表现得更具传奇色彩。中国民间还把布袋和尚列为七福神,相传是弥勒佛的千万化身之一,一生逍遥放旷,无拘无束,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信仰也极盛。

在木雕艺术创作中,弥勒佛题材的创作形象通常表现为身穿袈裟,袒胸露腹,变得滑稽可爱,往往是不拘礼节地仰坐着,光头笑脸,双耳垂肩,大张笑口。一手按着布袋,另一只手拿着一串佛珠,突出大肚能容,总是乐呵呵的,腆着肚皮看着走近他的人们,展现出肚量大、心胸宽的特征,思想更是超凡脱俗。因此,大肚和布袋就成为了宽厚、包容的象征,启示人们不去计较世俗的是非憎爱,要追求与人为善,即使遇到不喜欢的人,也可以和平相处。

《布袋和尚行脚图》是南宋时期的画家、书法家梁楷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布袋和尚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轻巧而来,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除面目用细笔勾出神态外,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抒写,横涂竖扫,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

由笔者设计创作的木雕作品《布袋和尚行脚图》,以圆雕技法塑造了布袋和尚的形象,人物造型布局简明精巧,以布袋和尚的脸部刻画最为突出,惟妙惟肖,左手持佛珠用一根木棍挑着一个布袋,衣袍雕刻线条流畅,其淡泊、嬉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仙游县榜头镇六月居工艺品店)

上一篇:朱子读书法对于初中阅读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语文教学的结课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