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政治课教学

时间:2022-07-20 01:31:00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政治课教学

【摘 要】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学政治新课改之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新问题。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解放自己,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指导他们思想发展的方向,使我们培养出的中学生能在社会变革中端正思想,开阔思路,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注意事项 政治教学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学政治新课改之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新问题。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准学习和实践新课改。

我们以往推行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分数第一。对分数的追求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模式中,禁锢了师生思维的开发;二是脱离社会环境,忽视实践能力,片面追求书面知识。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了社会现实,一旦踏入社会,难以适应现存的激烈竞争,从而产生大量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解放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并非提倡不要读书,不要练习、不要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教育方式更加多样。不再将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而是用更科学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较为轻松地学习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开放思维和促进兴趣发展。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搞好政治新课改?

一、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的关系

现行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们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推进中学政治新课改应注意的事项

中学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解放和发散人的思维,鼓励创新。从本质上讲,新课改的精神正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必将有利于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改革。新课改的这些内容与要求,正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提出与推进的,它的改革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是和谐统一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新要求、新转变也正是在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仍然很艰巨,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1.书面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为主,组织教学活动。不能单纯讲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要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更准确、牢固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2.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又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进行反映的过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解力。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与教科书上的死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现实题材中。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班级活动等开拓学生视野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能力。

4.培养研究型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师大方向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利用各自的特长,主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与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不同,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书本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自身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与学生共同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不是单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改革时期发掘政治学科知识生命力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成为我国政治教育的推动力。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学习新课改,并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新课改的进程。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解放自己,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指导他们思想发展的方向,使我们培养出的中学生能在社会变革中端正思想,开阔思路,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上一篇:音乐美学问题论述 下一篇:提高土地勘测水平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