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时间:2022-07-19 10:50:16

初中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要从重视体质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思想的重要改革。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体质和体能,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最后,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将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个体,尊重他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地确定德育的层次。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爱好这一活动,也就不可能对这一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兴趣的产生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就越强。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使其形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其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同时,体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是学校的德育、智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四、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五、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践应用,而课内讲解能丰富和充实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增进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他才能有所尝试,如果他们的体育基础一片空白,你叫他们又怎能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呢?也就无从谈起体育兴趣了!当然,仅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毕竟有限,这就要很好地结合课外体育活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会的技术技能得到锻炼、掌握、巩固、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总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能诸方面生动活泼发展,是当前改革的主旋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在学校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运用各种方式努力培养,不断实践,使受教育者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必定会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

上一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下一篇:对识字教学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