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 空气、水和农产品的财富新机遇

时间:2022-07-19 06:03:01

家庭农场 空气、水和农产品的财富新机遇

3月到了,美丽中国的原野大地上,一棵棵春苗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下,较着劲儿般向上蹿着,丝毫没有计较谁在耕种它们的味道。与美好春光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个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漫不经心地摆弄着自家地里的庄稼,对今年地里粮食能否“多收个三五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5000多年来,中国农民对于土地和粮食生产的渴望与执著,在地球人眼里那是没话说。依稀记得3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农民的一纸农田“分户承包书”,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也开启了中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成千上万勤劳辛苦的农民兄弟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地里摸爬滚打,让中国的土地产生出前所未有的财富,也为此后的工业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粮食基础。丰收的农民拿出自己勤劳的成果买下更多的工业制成品,中国的城乡经济之间第一次出现了良性循环。毫不讳言地说,没有农田分户承包,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今天。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随人们的意志转移,当其驶入21世纪第13个年头之际,善良的国人痛苦地发现,曾经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农田分户承包制,已经成为阻碍新世纪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换而言之,当“中国制造”如今昂首阔步迈向全球,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之时,中国农业如同向隅而泣的孤儿一般,孤零零地倚靠在房间的黑暗一角,不知所措。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国人为之震惊:大豆需要进口,玉米需要进口,大米需要进口,小麦需要进口,猪肉需要进口。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中国粮食进口量已达到6589万吨,而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若以前11月的粮食进口量计算,我国粮食进口量实际已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1%。在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谷物(稻谷、玉米、小麦)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其中稻米175.5万吨、玉米430.7万吨,小麦334.2万吨。这一数据分别是2011年同期的21.4倍(2011年稻谷净进口量为80.2万吨)、2.7倍(2011年玉米净进口量为161. 8万吨)、3.6倍(2011年小麦净进口量为161.8万吨)。当一个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农产品一步步开始依靠进口来满足国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时,这让向来勤劳能干的中国农民情何以堪!国人不禁在问:中国农业,你是怎么了?

中国农业到底怎么了?分田到户的承包制何以不招现今的农民待见?你只要走进农村大地,和在地里尚在劳作的大爷大娘唠唠嗑,真相便会浮出水面。我们知道,农产品丰收的三大天然要素就是空气、水和肥。在如今农产品生产普遍使用化肥的前提下,空气和水便构成了影响农产品能否丰收的“命门”。那么,农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空气和水能满足要求吗?

先来看看空气吧。进入2012 年的冬天之后,国人在饱受冻雨暴雪侵袭的同时,还深深体会到了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值屡屡逼近1000,形成空气重度污染。有网友调侃说“在北京长安街上,我可以牵住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中科院近日公布研究结果称,最近的京津冀强雾霾天气中,检出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研究员称这是最危险的信号,因这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之一,而该事件共导致800余人丧生。研究认为,强雾霾事件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雾霾天气不光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原野大地上生长的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同样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城里的人们庆幸大风把雾霾吹散时,这些被吹散的雾霾却在农田里形成沉积,吸收了雾霾中不良化合物的农作物成熟之后被人们食用,其对人们健康的威胁程度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水。国内农产品耕种所需的水源主要依赖地下水。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专家组组长、北京联合大学王雅珍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地下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已经是“危在旦夕”,如北京市内饮用水机井水质含盐量都大于500毫克/升,已经没有一眼合格的饮用水机井了。硝酸盐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质,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方5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超标。调查组预测,到2015年,除江西、山西外的中部和东南部所有省份,均将因为过量用氮而成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潜在高风险区。想想看,当你吃着用硝酸盐水养大的农产品时,患上癌症的几率就不是一般的大。

空气重度污染,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农民辛勤种下的农产品价格时涨时跌,难以捉摸,加上城市经济发展给农村青壮年劳力带来的利益诱惑,原本最为挚爱土地的农民们纷纷背井离乡,来到城里打工赚钱,乡下分到手的几亩薄田,要么转包给别人,要么干脆“撂荒”。在国内其它行业经济高奏凯歌之际,国内农业经济日落西山,大规模的粮食进口也是迫不得已,势在必行。从与时俱进的思路出发,中国农业的经营思路以及经营方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在国内农业经济遭遇进口农产品强烈打压的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走势的日渐低迷以及人民币升值效应的凸显,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在全球的销路收窄,导致国内工业行业的产能大量过剩,引发大量城市资本的无处可投。城市资本大量富集,出路只能依靠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炒作来解决,由此推高了国内房价,迫使管理层不得不出台史上最为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不得不再次踏上寻求新的投资升级之路。

对于过剩的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来说,新的投资升级之路必须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和可观的发展前景。而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唯一符合这种投资方向和具备容纳这些过剩资本的行业,只剩下一个被资本遗忘的处女地,那就是资本下乡。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资本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上述这些话,可能上了点年纪的国人都能记得,这类似上世纪6 0 年代,伟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出的号召。如果说当年的上山下乡为农村大地添加了知识种子的话,那么,如今新一轮的资本下乡,将会使5 0 0 0年来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从一家一户的自耕式、散养式经营,转向资本化、规模化、工业化的农场化经营。

2013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依然是继承了以往注重农业的传统,颇有意味的是,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家庭农场”的提法。这是继以往一号文件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家庭农场第一次进入资本的视野,这表明推动资本下乡已经成为新的党中央领导班子在未来10年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中央之所以把家庭农场的建设经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是鉴于目前实施家庭农场的天时、地利、人和。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大量资本回流城市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民间借贷,缺乏了资本支撑的农村经济自然走不出小农经济的怪圈。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大量土地撂荒,给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以及家庭农场的建设创造了可能。只有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以及家庭农场的顺势而起,再加上城市经济对于资本的吸引力日渐减弱,中国农村经济才能有望迎来真正的发展春天。

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家庭农场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因此,在建设符合中国特色家庭农场之时,借鉴国际上家庭农场的成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经营环境面临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现状,只能依靠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规模化投入,才有可能逐步化解农村大地的环境污染困境。

中国股市有句老话:政策是炒作的生命线。随着政策层面上一系列扶持家庭农场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如今沉淀在城市的大量资本自然会闻风而动,开始试水投资家庭农场,试水研发新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农场买得起、用得起的新型环保设备为研发标的,把现有城市处理污染的大设备精细化、微型化、便携化,这里边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只有家庭农场才有望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而只有农村经济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农村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本下乡,中国农村才能改变目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短板的现实。

一号文件出台了,家庭农场开始亮相于农村大地,苦于无处投资的资本嗅出了新的商机,一场财富新机遇喷薄而出。套用伟人所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资本下夕烟。

上一篇:涨难跌易 金价向下寻求新支撑 下一篇:卢征远 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