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软陶手工艺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7-19 05:26:56

农村高中软陶手工艺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 要:软陶材料色彩丰富,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手工创作材料。本文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将软陶手工艺教学融入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 软陶制作 工艺教学

陶艺是融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传统的陶工艺制作投入的成本较高,制作流程复杂,场地要求高,在教学设施及师资的配备上,农村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欠缺。而软陶材料色彩丰富,看上去像橡皮泥,它的柔韧性和延展性都非常好,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为一身的新型手工艺创作材料。在新世纪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软陶手工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进行了软陶艺术教育实践,下面就软陶手工艺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利用多媒体观看软陶制作,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陶艺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而且操作性很强。给学生上第一节陶艺课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做,而是播放了一张软陶手工艺制作的光盘――《软陶手工制作入门》。另外还讲解了软陶本身的魅力:软陶本身并不是陶瓷,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它有不粘手,不掉色,不开裂, 不起泡,软硬度可调节,手感极佳,韧性好,延展性好,可塑性强,安全无毒等特点,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为一身的新型手工艺创作材料。软陶可制作的东西有:1、饰物类:各种手链、项链、挂饰,好做又好玩。2、造型类:各种动物、花草、人物等,可任由发挥创造。3、蜡烛杯类:薄薄的一层软陶附着在玻璃杯上,烛光从软陶花玟间透射出温馨的光晕,夜晚点上,非常有趣。4、相框类:对设计留有无限空间。当然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只要学生能想到的。做好的软陶作品只要放在烤箱里经过120度烤制大约10分钟就可以定型了,定型以后就能防水、防霉、不退色、不开裂、可以永久保存。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有很多学生很想动手做一做,再加上老师给他们讲了软陶的魅力以后,一种新型的材料――软陶,在学生心中已不再陌生。

二、体验软陶制作乐趣,挖掘多种创作素材

软陶艺术是人们用眼、脑、手、等各种器官综合调动所产生的可感可触的艺术,所以软陶手工艺课就应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陶土及创造对象的体验之中,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其质、掂其量、悟其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出蕴含他们内心情感生命的软陶艺术作品来。开始阶段,老师安排几节临摹的课程,从最基本的制作入手:揉泥,捏泥,塑泥,让学生自主地把软陶泥在掌心搓圆、按扁、拉长、揉团等,体验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臆造的。由于学生制作能力有限,因此在软陶制作内容上,教师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饰品制作。

案例1:教学《软陶饰品制作》一课,激发学生制作的乐趣。

开始上课时,教师在手腕上、脖子上戴上了用软陶制成的项链、手链。还自行制作了整套挂饰,如耳环、项链、手链等,设计了卡通化、平民化的手表带、手机袋、发卡,既好看好玩又非常实用。学生看到漂亮的陶珠加上简单的结绳就可以做成一件非常漂亮的软陶工艺品,于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马上就有了跃跃欲试的感觉,随后让他们拿出准备好的软陶泥,开始动手做。由于制作相对容易,加上之前观看的视频里有讲到一些各式陶珠的制作的方法,学生就不会有畏难心理,最后成品非常漂亮,同时对软陶手工艺课兴趣大大提高。下面展示的是学生初次做的软陶作品(图1)。

三、在简约中寻求创新,体现作品的个性化

“个性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没有了个性,艺术就失去了价值。”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画如其人”,笔者在想:能不能“陶如其人”呢?软陶手工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陶泥的可塑性强。软陶手工艺课教学中,如果只局限某种技艺的学习或对某种创作对象的单一摹仿,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扼杀了学生本身的创造天性,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力及动手创造能力的发展,抹杀学生独特的感受力和个性化的表现力,于是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发挥、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技法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的并用;鼓励学生运用绘画课中所学的知识与软陶相结合,并且告诉学生:“生活即艺术”,“生活即教材”,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软陶可以尽情地把它们做出来,鼓励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材料和软陶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学生的软陶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属于自己个性的软陶作品。

案例2:教学《软陶创意制作》一课,品味学生创新的魅力。

记得上课的时候,教师讲:“生活即艺术”,“生活即教材”后,一位学生把他的一件作品给笔者看,那是一只小熊和鞋子的组合作品,教师随即就请他对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件作品的独特之处。她高兴且很自信地说:“鞋子是我15岁那年妈妈买给我的生日礼物,虽然现在不能再穿了,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小熊是我小学文具盒上的,我凭借自己的想象,结合软陶做出了一个更完美更可爱的小熊,最后我把这两件作品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这件作品。我给作品起了个名字《永恒的记忆》。”随后课堂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足以证明创新的魅力。学生们听完后,教师再做总结:艺术创作中最怕的是“依样画葫芦”,有了创新,你的作品才是独一无二的!

在后来的几堂课中教师都能感受到学生带来的惊喜。比如:有用破碎玻璃镜片制作的新型美丽的镜子、有美丽的软陶石、软陶瓶、有小巧而精致的用螺丝钉、铁丝与软陶制作的青蛙跑车、用三合板做的精致笔筒和展台等,同学们的创作兴致都很高,完成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优秀作品。他们把身边的废旧材料巧妙的与软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师为他们大胆创意感到惊喜,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最大魅力吧!下面展示的是学生创意软陶作品(图2)。

四、在软陶创作教学中,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人文思想的渗透

在软陶手工艺教学中,可以将它与文学、地理、历史、科技、音乐等学科相融合。软陶手工艺又属于雕塑的范畴,即同属美术范畴。所以它和绘画、工艺、建筑、摄影等也都可以相互融合。比如软陶的制作可以将平面的绘画作品转化为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所以喜欢做软陶的同学,教师都会鼓励他们多画画,比如画点卡通,素描等;让学生利用摄影作品来创作;在软陶创作中可以加进适合的音乐,借助音乐营造氛围、发挥想象,提高他们艺术综合能力,培养独特的审美趣味;将历史中的一些故事或人物,或事件,用软陶作品把他们表现出来。可以制作场景类、主题型、系列型的整套软陶作品。总之,软陶的制作范围很广,只要我们能想到的各个学科领域,软陶都可以为你实现!

案例3:教学以“创意无限”为主题一课,教师收获了意外惊喜。

在学校世外“陶”源工作室成立不久的一天下午,有两个学生急匆匆地找到笔者,他们手里拿着自己亲手画的稿子,当老师接过稿子细看的时候,惊呆了,两个同学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一位是画超级可爱漫画为主,动漫形象简练;另一位同学画的是一种动漫真人,很洒脱。他们是来毛遂自荐的,说想加入陶艺社,当时教师忧郁了一下,陶艺社来两个画画的行吗?起初是出于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而欣然答应,后来总在想一个可以融合的点,做和画相结合,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还有一次,有个学生用乒乓球拍托着软陶作品来烤制,密密麻麻的,仔细一看都是青蛙,他说这是青蛙军队,是上了关于秦朝的历史课,课后很有感触就做了这一系列。自从开设了软陶手工艺课后,教师经常能感受到这样的震惊和喜悦,真的很佩服学生的创造力和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下面展示的是学生的创意软陶作品(图3)。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学校艺术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软陶手工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尝试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陶艺主张自由创作、展示个性,追求的是对人性的解放,心灵与作品的相融,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它更能体现现代教学的艺术性特点。在教学中定期安排软陶作品展,如:个人作品展、班级作品展、学校主题性作品展、精品软陶展览台、校园文化艺术节特别展等。在此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点评。这对于丰富校园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之余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学校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胡赛军 《对现代陶艺创作的思考》[M]中国陶瓷 2002 38(6) 59~60

[2]无限创艺 《心灵瑜伽+生态式软陶艺术教育》[J] 中华手工 2010.11

[3]马 佳 《教学生用艺术创造释放情感》[N] 中国黄金报 2009

(樊玉祥 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衢州)

(严 瑾 龙游县横山中学 浙江衢州)

上一篇:新时期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途径研... 下一篇:大学生旷课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