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07-19 04:58:32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 多媒体技术是将各种文本、图、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糅合到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正在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视听一体的特点,能将长期以来学生倍感枯燥和厌烦的一些医学内容形象化,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医学教学 提高有效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制作多媒体课件简单易行,携带方便,备课简单,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视觉盛宴,将丰富的色彩与动画活灵活现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有助于医学生对立体结构的建立,变抽象记忆为直观记忆。例如对于胚胎发育过程,很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静止的抽象的讲解或内容难以激起他们的想象力,这时如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胚胎发育的二维、三维动画,就可以将人体发育的连续动态过程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内容更新方便。教师可以随时根据课程进度和安排,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酌情添加新的内容或图片。

4.便于课后复习和交流,电脑日益普及,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课后学生可以将教师的课件拷贝回去,自己加以巩固和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的问题所在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彰显着它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然而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据我调查和发现,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

对医学教学中一些公认的重点、难点,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问题简单化和形象化,例如在临床中的妇产科教学,完全依赖病例示范比较难做到,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月经周期变化、分娩机制、分娩过程等内容生动演绎出来,则学生既会感到有趣,又会形成感性的认识。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工具而已,教学的主体是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教师,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而有些教师不分课程、不分主次地统统使用多媒体,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照搬到课件上,或使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或者只是简单地使用PowerPoint来制作课件,然后用幻灯片进行播放,教师在旁边照本宣科,放电影似的开展教学,不仅忽视了教学内容,而且不遵守教学规律,如果遇上停电或者电脑故障,教学秩序将完全被扰乱。如此不但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师生缺乏交流

教与学必须是互动的,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忽教学双方缺乏互动与交流,多媒体教学由于信息量大,容易导致学生按照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思路和线索进行学习,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而教师被无形地禁锢在多媒体控制台上,机械地翻动课件,成为多媒体的简单操作者,不能及时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教学速度是否适宜,学生对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否理解,以及学生是否对讲解内容感兴趣,等等,更无法谈到教学艺术的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地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提高多媒体应用于医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增强多媒体课件的适用性

多媒体课件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朴素简单,避免哗众取宠,但过于简单,只有几行汉字的课件也是不行的,否则会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不如黑板板书。多媒体课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制作相关的课件,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错误,字体与背景的对比要适中,不能字体模糊,也不能过于眩目,注意颜色的搭配,多采用柔和的色调,少采用刺眼的颜色,尽量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以便学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所讲述的内容本身上。另外,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对显示影像图像的清晰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高质量、高清晰度的投影仪能够改善教学环境,也是搞好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2.增强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

医学临床中的很多课程因其内容多,学时少,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学习起来经常会感到乏味和吃力,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劲头。多媒体的多样化使得课件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过感官上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大脑,促使记忆的内容更加深刻和持久,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调整学生的听讲情绪。因此教师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要关注内容的趣味性,积极利用一些软件,例如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来进行课件制作,而且现在网络普及,大量的资源可以共享,教师很简单就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制作精美、有趣的医学课件、视频、图片等,不断丰富课件的内容和介绍最新的研究动态等,为我所用,如罕见的病理标本,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能达到立体的观察效果。利用形象的动画来演示人体某一关节的组成,将一些动态的教学内容如受精、血液循环、物质代谢等以动画呈现,利用逼真的动画和声音来说明心脏在跳动时发出的声音,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多媒体素养

多媒体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很多教师计算机水平不高,信息素养水平低,为此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学习与发展创新的能力,建立建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师形成实实在在的动力和压力,积极创造机会,给予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学培训的机会,组织课件大赛,将优秀课件放到学生网站,供大家下载学习。另外,多媒体教学技无止境,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应用空间,教师要积极钻研,不能简单地满足于课件的制作,要有大目标,就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总之,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劣势俱有,医学教师要客观对待多媒体,专业知识精通,教学理念清晰,教学方法熟稔,教学目标明确,辩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真正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怀英.对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理性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2]姜恒,郭光金,张天飞等.多媒体网络下的医学课堂教学[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2):118-119.

[3]魏永江,李蓉.在医学教育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53-54.

上一篇:刍议高职院校数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下一篇:高校教务秘书在实践教学中的定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