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二十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19 02:34:51

我国近二十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综述

摘要: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教师,同时在幼儿游戏中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适宜介入有利于游戏功能的发挥。本文试图对近二十年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分析,以期对我国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相关研究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认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应拓宽研究范围,并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

关键词:幼儿游戏 介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86-01

1 概念内涵

国外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相关研究没有明确区分“干预”与“介入”,而是将二者视为同义词。国内学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其所谓“干预”与“介入”则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在这看来,“干预”和“介入”是可看作同义词,二者均指“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的直接介入,对幼儿游戏施加相对的认为影响的行为”。因此,本文主要是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参与幼儿游戏并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

2 研究现状

游戏的“干预”或“介入”问题是长期以来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在学前教育的历史上人们一贯主张对儿童的游戏进行“选择”、“改造”、和“再造”,但是具体到在幼儿游戏的“现场”,成人要不要介入幼儿的游戏、怎样介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阅读发现,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主要分为介入的时机与方式,介入的策略与影响四个主题

2.1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研究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首先涉及到选取时机问题。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献数量也是最多的。但关于怎样选择合适的时机,什么是最佳时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的研究者常璐认为根据目的不同介入游戏的时机可以分为回应幼儿、主动帮助、了解游戏、引导游戏、维持秩序、日常保育和教师工作7种类型。《幼儿游戏理论》 的研究者华爱华认为主要分为回应幼儿、主动于成人的期待和儿童的需要这两个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幼儿在日常游戏中遇到坤困难,有不安全担忧,主动寻找帮助,主动参与游戏或者努力做好单还没有结果时也是教师介入的时机。

虽然各学者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描述和定义不同,但几乎都强调要以观察为先导,找准介入契机。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有顺利进行,主动参加等是不需要教师的介人;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纠纷时,教师应先观察幼儿能否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幼儿没有放弃当前活动,教师就不要过早介入。如果幼儿确实因为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解决不了问题,需要教师帮助,那么教师应及时介入,以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其形成新的经验。

2.2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

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论述,总概括后主要分为四种介入方式: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指导游戏法和“真实发言人”。

在这之后的研究,多数是由以上观点衍生或者创新出来的。例如,包红英认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有:材料介人法、设疑介入法、情景介入法和规则介入法。周兢则认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有平行游戏、合作游戏、指导游戏、外部干预、内部干预、真实发言人。

此外,关于介入功能的定位问题,徐慧麟认为介入的表现方式和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引导性的介入,还有服务性的介入和鼓励性的介入等其他介入方式。

2.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策略的研究

除了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和方式的研究,部分学者也专门探讨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主要有:深入细致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背后的原因;应该结合游戏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干预和介入的时机。还有一些学者专门探讨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角色问题。他们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的做一名游戏的旁观者,以路人或者其他角色介入到游戏中,满足和帮助幼儿在游戏中的意愿。

通过深入的观察发现,教师一般是在各个区角穿行,组织纪律和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或任幼儿自由活动,在一旁静观。教师对游戏的指导效用普遍较低,通常她们的指导仅仅是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很多教师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指导对幼儿游戏中发挥有效的价值作用,但缺乏相应的方法手段和技术策略,没能使自己的指导发挥预期的价值,甚至对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也模糊不清。如果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维持游戏秩序、保障幼儿安全或者仅仅作为第三者旁观观看,对活动不加任何干预,使得游戏在进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如幼儿相处不和,吵闹等问题。

3 研究趋势与展望

通过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研究文献梳理发现,虽然现阶段我国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3.1研究内容单一,应拓宽研究的范围

相比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研究,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的研究范围较窄。现在很多研究都是以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活动为主,以什么方式准确介入研究为主。即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何时介入、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而对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其他方面,如不同介入方式的不同效果及其原因,缺乏深入的探讨,没有过多的研究需要以怎样的策略去进行干预,确保游戏能发挥该有的价值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拓宽研究范围,让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研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2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

目前,国内外对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都是根据游戏的类别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游戏类型总结相应的经验,很少对目前的介入现状、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除了个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采用了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和时机,其余研究均是从理论或经验的角度,提出自我的看法,缺乏数据支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应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

总的来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对幼儿成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正确掌握介入的时机,运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手段,有效的对游戏进行干预,让幼儿能在正确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