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19 12:10:58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nel Data模型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收入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低收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高收入地区,因此应加快中、低收入地区城市化进程,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 Panel Data 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5-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2059)。

一、引 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经济增长、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1]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西省人口城市化一直呈较快增长的势头。2004年非农业人口比重达到26.13%。

综观江西省人口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本文将以江西省为例,研究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总体因果关系分析、20世纪90年代末两者之间的阶段因果关系、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总体因果关系分析

按照现代计量经济思想,高度相关的两个变量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格兰杰在1969年提出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如果x是y的变化原因,则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而且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在y关于y滞后变量回归中,添加x的滞后变量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应该显著增加回归解释能力,此时,称x为y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 Causer),如果添加x的滞后变量后,没有显著增加回归解释能力,则称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2]通过对江西省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比例)与人均GDP(以1978年为基准年调整后的可比价)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如下:

由表1的数据表明,从江西省总体来看:

1949~1957年间,人均GDP与城市化互为因果关系,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处在很好的发展势头,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1958~1978年间,城市化是人均GDP的因,城市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1979~2004年间,人均GDP是城市化的因,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水平的增长。

2.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阶段分析

上述对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总体因果关系分析,仅采用了全省的数据,掩盖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且静态地反映某一时间段的经济情况,无法动态地刻画经济现象的变化趋势,为了加深研究,本研究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分析。该模型适用于对不同时刻的多个截面个体作连续观察所得到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它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变化规模及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分析变量间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3]它能综合利用样本信息,使研究更加深入。

由于数据不全,在选取分析数据时,选取1997~2004年的数据。人口城市化水平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江西省总体和各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以1978年和2000年为基准年,通过各年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得到的可比价。所有数据来源于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05年)。

Panel data模型有多种基本类型,考虑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本研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江西省各地区(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从城市化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建立Panel data回归模型,研究其在不同阶段下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计量模型如下:

cshit=αi+βlog(rjgdpit)+εit(1)

注:本表的结果由Eview3.1完成,括号内为P值,在5%水平都是显著的。

表2数据表明,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化的单向因果关系来看:

1997~1999,2000~2002年期间,人均GDP增长速度缓慢,分别为0.5%和0.6%,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作用不大,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关系出现了负相关关系。2003~2004年期间,人均GDP增长迅猛,达到5.4%,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很大,回归系数达到了0.269。可见,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越大。从地区差异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区的差异逐年变小。

从城市化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来看:

1997~1999,2000~2002年期间,人口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和6.3%,该期间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负相关关系,虽然城市化水平增速很快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2003~2004年间,人口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比2000~2002年有所回落,为4.2%,但是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走上了正轨,对其作用也很大,回归系数为2.045。可见,江西省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很好,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从而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循环当中。

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为了便于区分和比较分析,需要对江西省11个市省份作适当的分类。现阶段特征主要还是有收入水平决定,所以可以按照收入层次进行划分。对2001~2004年各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江西省11个市划分为三类,分别反映不同的收入水平。一类是高收入地区,南昌;第二类为中等收入地区,九江、鹰潭、景德镇、新余、萍乡;第三类是低收入地区,吉安、赣州、抚州、宜春、上饶。聚类分析结果由SPSS11.0完成。

对于不同收入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回归结果显示如下:

表3回归结果表明,不同收入地区具有显著的差异,同一类收入地区,也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化关系来看,高收入地区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很大,回归系数为0.8115,其次是低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略低。从城市化到经济发展关系来看,中等收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低收入地区略低,高收入地区的作用明显偏低。

三、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由以上分析表明,江西省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收入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从总体上来看,两者之间呈现出因果互换关系。1949~1957年间,人均GDP与城市化互为因果关系,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处在很好的发展势头,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1958~1978年间,城市化是人均GDP的因,城市化促进经济的发展;1979~2004年间,人均GDP是城市化的因,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水平的增长。

(2)1997~2002年期间,江西省总体情况下,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是与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的,究其原因很复杂,其一,统计口径不同会对分析结果有所影响;其二,江西省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经济增长缓慢,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等等。2003~2004年间,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构成了健康、良好的互动关系。

(3)就各个地区来看,经济差异很大,南昌经济实力远强于其他地区。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化关系,高收入地区南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很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吸引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城市化到经济发展关系来看,九江、鹰潭、景德镇、新余、萍乡中等收入地区和吉安、赣州、抚州、宜春、上饶低收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大于南昌高收入地区。

(4)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势头,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各地区间的差距逐渐在变小。

因此,加快中、低收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使得城市化和地区经济快速、良性发展,从而对缩小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构建和谐江西,为江西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样本局限性。由于江西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可能没有代表性,能否推广到其他地区还需经过进一步检验。②样本数量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的样本数为江西11个地级市。样本数量的局限性会影响到结论的稳定性。③未排除经济增长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衡量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瑾枚.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4):35-37.

[2]蒋耒文,考斯顿.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1):46-48.

[3]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文教消费的地区差异分析[J].统计研究,2005,(1):33-37.

A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Panel Data Model――Take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YuKefa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Nanchang330013, China)

Abstract: 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level during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income districts based on Granger Causer and Panel Data Model. The finding reveals that high urbanization level makes 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low-and-middle income area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low-and-middle income areas and to narrow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urbanization level; economic growth; Granger Causer; Panel Data Model

上一篇:发展县域经济中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思考 下一篇:城市“农改超”:制度创新与市场组织化的耦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