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7-19 11:05:46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应对策略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为了让每位学生在数学上有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提升学生课堂的数学学习质量是每位数学老师在新课改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就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一、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诊断

(一)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校学生中,许多人认为数学太抽象,逻辑思维强,想象能力高,一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更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或者因为学习过程遇到困难和考试屡遭失败,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导致自我否定,放弃学习。

(二)造成在校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

有些教师在学好数学指导思想和课堂教学策略上存在偏颇。他们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而没有把远离学生的数学知识变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还有的教师因材施教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及时突破学习障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存在问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不是自己要学,而是家长逼着学。

二、对农村初中学生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二)精心备课,注重教学设计,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有效数学学习扫除障碍

扫除农村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障碍”可从两个途径突破。一是针对学习本节课所需的知识,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系统解决以往遗留的问题;二是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分散教学难点,改进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障碍,帮助他们对学习数学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三)加强数学学习学法指导,构建有效学习模式

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教会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单独的传授知识更重要。具体做法是强调学生课前要预习,让他们获得新知识的主动权,了解新课的重难点,画出预习时没理解的知识点,便于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课,扫除心理障碍;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应对,掌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要点;课后要认真复习,遇到不懂问题及时请教,不再形成新的“障碍”,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五)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则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生动形象,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初中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

(六)“数学活动教学”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数学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更多地出现在数学课文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理解力不强,但模仿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教学不能一味地灌输基本知识,而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寓知识于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总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活动以及产生学习数学障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解决方法并非以上几种,只要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用“爱心”去对待学生,通过数学课题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用“诚心”去发现新情况,寻求新方法,就一定能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我们老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下一篇:泰勒·斯威夫特被调侃:失恋越多,赚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