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的“贵族子女”梦

时间:2022-07-19 09:22:33

中国富人的“贵族子女”梦

英国校园里的中国家长

2013年5月初,英国几所顶级贵族中小学迎来几十位来自中国的家长访问团。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有著名企业的董事长,也有财力雄厚的富豪。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访问英国顶级贵族名校,为子女留学物色适合的学校。这次行程是广州狮子婴幼公学组织的,该公司的业务是“为中国企业家0~6岁子女提供家庭统合教育”,一年学费33万元。虽然学费高昂,狮子婴幼公学依然吸引了不少家庭。该公司与英国教育标准局下属独立第三方监察机构Prospects等机构合作,打出“英国名校直通车”招牌,是打动家长的重要因素。

英国的贵族教育举世闻名,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更是其中翘楚。伊顿公学是英国王室男性继承人的培养基地,英国历史上有20位首相毕业于此,包括现任首相大卫・卡梅隆。校友录上还有诗人雪莱、作家乔治・奥威尔、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一长串闪亮的名字。哈罗公学也不逊色,包括丘吉尔在内的7任英国首相毕业于此,此外,诗人拜伦、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以及约旦国王侯赛因一世、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等中东王室成员,也是哈罗的毕业生。

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成为这样的人才,是这些来此访问的中国富豪家长的梦想。虽然他们一直是全球欢迎的消费大户,但他们最强烈的消费动力是把钱花在任何能让自己的子女超过其他同龄人的东西上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能够进入伊顿或哈罗,比进入牛津或剑桥更难,在哈罗公学830个在校生里,中国孩子不超过50个。在伊顿公学,中国内地孩子就更罕见了,史上总共才不超过10个。这样的数据,令中国富豪更加渴望这份荣耀。

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上令国人惊艳的18岁骑手华天吗?这个被赞誉为“从东方历史和西方精神世界里走来的中国骑士”的少年,当时正是伊顿公学在校生。2009年,他的弟弟华明也由另一所著名中学转入伊顿公学。华明是伊顿公学板球队的成员和伦敦MCC(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板球俱乐部)参赛会员,同样是个非常优秀的少年。马术和板球都是纯粹的贵族运动,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接触这样的运动都是奢侈。然而在英国的贵族学校,这些都是学生们日常的娱乐项目。哈罗公学仅板球场就有20块,此外还有9个高尔夫球场和12个网球场,仅仅属于这里的830个孩子。亲眼看到这些,让远道而来的中国家长感到震惊。

除了伊顿和哈罗这样的男校,英国的女校也吸引了很多家有千金的家长。在这次访M中,家长们看到英国女校各个有着上百英亩的绿地,音乐课是在专业的隔音房里一对一进行,手工课是必修课。学生的课表里数学不超过两节,体育却至少五六节,光球类运动,可选课程就有板球、壁球、网球等十多种。所有课程部在一周6天、每天8小时内完成。绝不超时。

实地考察让家长们坚定了把孩子送到英国的决心。虽然他们的孩子都还只有0-4岁,但想进英国的顶尖贵族学校,现在开始准备并不算太早。

进校需要从小准备

在普通的入学考试中,伊顿的录取比例每年部嘲定在4:1左右。看上去,这样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比不上国内一线城市普通的小升初竞争,但实际上,竞争在报名的时候就已开始。3~4岁之前预定考位,是英国贵族名校的惯例。许多英国本土的学生,在2~3岁甚至刚出生的时候家长就去伊顿公学为他们报名了,这样他们才能有机会在12~13岁的时候参加这里的入学考试。伊顿每届只有1000个考试名额,录取人数是250名。没能排进前1000的孩子,可以进入排队名单,如果1000人中有人放弃了伊顿,排队者才可以递补考试资格。

并非所有人都能拿着“出生证”挤进这1000人里。伊顿会对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推荐人进行慎重考量――有钱没钱不是标准,标准是父母乃至祖辈们的口碑。

华天一出生就进入了伊顿的千人名单,11岁时他第一次经历了伊顿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群组活动、电脑试题和一个小面试。两年后的考核,是一份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答完的试卷,和一次长达半小时的面试。

伊顿的笔试内容更像是一份智力测验题――图形、逻辑、数学。平均几秒钟就得答完一道。面试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由好几个舍监进行,什么都聊。舍监考察孩子的思维、性格、心理素质;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舍监,管理自己在伊顿的5年生活。

如果孩子足够优秀,可以参加更为残酷的奖学金考试并从中胜出,那种方式并不需要很早就预订考位,但难度非常高。2009年,13岁广州男孩吴比,在伊顿公学入学奖学金考试中获第5名,成为伊顿公学历史上首位获得奖学金的中国内地学生。

但显然大多数想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中国富豪并不寄望于自己的子女是这样的天才,他们更愿意通过“缜密的计划”,为孩子规划一条更为稳妥的“贵族之路”。狮子婴幼公学的留学服务,正是他们需要的。0-6岁的中国孩子在狮子婴幼公学连续学习三年后,就可以获得英国顶尖贵族名校的预留考位。

在狮子婴幼公学早教三年的费用是100万人民币,这100万里至少包含着1200节一对一的上门授课,300节针对家长的培洲课程,以及36次针对单个孩子的9人研讨会。而在伊顿或哈罗读完5年的学费大约是150万人民币。按照学校的“规划”,孩子应该在小学三年级被送到英国,13岁升入中学。如果如愿以偿,算上每年大约13万人民币的英国私立小学学费,仅仅在学费上,一个孩子就需要支出至少近300万人民币。

没有人能够保证孩子一定能进入贵族学校,但家长们愿意赌。拿出这么一大笔钱,他们不是没有计算过:按照中国“买房择校”的行情,想在均价7万元一平方米的北京四中旁边买套房子,也远远不止这个价,何况进了学校还有各种名目的收费。上国内的“贵族学校”,费用也不会比去英国少。算下来,这的确算是一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英式教育的吸引力

英国顶级贵族名校向来不轻易对外开放,而狮子婴幼公学家长团访问伊顿公学,是数百年来伊顿首次接待中国家长组团式访问。狮子婴幼公学负责人表示,这次赴英考察顶级贵族名校之行,4位家长将与伊顿公学校长面谈子女报读事宜,所以伊顿公学才破例接待中国家长组团式访问。

准都知道英国学校好,但毕竟是子女教育这么重要的事,不亲眼看看,恐怕很少有家长敢拍板把孩子送去。家长考察团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访问学校,与校长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招生模式、学生生活管理理念等。通过深度考察,让家长们接触学校的主要教学人员,能够为子女选择更适合的学校。

海外名校考察团,不少留学机构和旅行机构都在做。但像狮子婴幼公学这样目标明确,只盯着顶级贵族学校的,国内目前还不多。不是没有人看到富豪家长的需求,而是这个生意并不好做。和英国UKISET、加比达斯、Prospects三家权威机构合作,是狮子婴幼公学的独家优势。

UKISET(UK IndependentSchools Entry Test)即“英国私立学校入学考试”,是英国贵族学校招生最重要的素质考评测试,为英国顶级贵族学校联盟所统一采纳。

英国加比达斯(GabbitasEducation)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最受推崇的教育咨询机构之一,能为中国家庭提供丰富的儿童海外早期教育学习资源。英国贵族中学和大学非常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经历,这些经历会为他们的入学评估带来很大的优势。

Prospects(ProspectsEducation Improve)是英国教育及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局(The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下属独立第三方监察机构。英国教育及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局是一个独立于教育与技能部之外,直接对英国国会负责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率的视导与调整,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狮子婴幼公学的创办人田欣,家中有个13岁的儿子。如果不是为了儿子,他或许不会关注英国留学。在儿子升入初中后不久,发生的几件事情让田欣开始对国内的中学教育失去信心,他琢磨让儿子出国读书。这时,他已和英国教育机构加比达斯有了频繁往来,这让他看到了希望。田欣的儿子现在已经在英国读书,但因为准备得太晚。英语太差,田欣为了儿子的英语突击学习多花了不少钱。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最先富起来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已经开始向子女移交财富。但现状是。由于国内缺乏适合这类孩子的专业教育体系,许多“富二代”成了教育失败的牺牲品。英国顶级贵族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被中国富豪家长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他们相信,在英国传统贵族教育的氛围中,子女即便不能成长为伟人,至少可以成长为优秀的企业接班人。举止优雅、能力超群、性格坚毅、品行端正,这样的接班人,才是他们想要的。

贵族教育不是奢侈教育

国内一些“贵族学校”给人的印象,就是奢侈、奢华。号称国内首个全盘复制国际领先幼教模式的华兰国际村幼儿园,2004年开园的时候,学费就高达1万美元1年,该幼儿园拥有20幢别墅,每幢别墅的装修部花费不菲:室外的清扫要求达到五星级宾馆水平:幼儿园厨房,甚至孩子们的洗澡水都使用纯净水。

英国的贵族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伊顿公学至今保持着贵族教育传统,学生在校必须接受严格的管束和高强度的磨炼。校方规定,家长在开学后的三周内一律不准探望自己的孩子;新生要住最差的宿舍,使用最旧的教室;学生们禁烟酒,连看电影也要征得教师的同意。过去这里还有严格的体罚措施,近年才被废止。

学生们作息时间极其严格。他们每天早上必须7点30分起床,只有周日可以8点30分起床。9点至下午1点15分,学生们要上5节课,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1点25分开始吃午餐。下午学生们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晚上9点30分准时熄灯就寝。

在英国人看来,真正的贵族一定是有自制力,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严格的管理和苛刻的生活条件就是为了从小磨炼孩子的意志,让他们不耽于享乐,而是会为了更高的人生理想付出努力。由于时代变迁,世界格局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英国的贵族学校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弱化等级观念,更具竞争精神,更具全球化精神。

在学业上,伊顿公学实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班制”。学校在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一个学生可能英文在1班,数学却在14班,这让每个学生的优势都能被充分发掘。差的学科,老师会更有针对性地辅导。这种分班制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很优秀,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文化课之外,学生还必须参加包括马球、赛艇、击剑、柔道在内的30多种贵族运动,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包括“伊顿五人”、墙球、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特有运动。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们还要接受严格的音乐教育。这里开设了10多种乐器课,并重金礼聘名师任教,其录音棚的精良设备更是可与知名唱片公司媲美。

与国内许多孩子在节假日被迫上各种补习班、被迫学习各种特长不同,英国贵族学校鼓励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这里,文体活动只是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快乐。

在欧洲,中学教育被视为比高等教育还要重要的阶段。俄国学者利哈乔夫极为推崇伊顿公学的教育模式,他认为大学只是教会了专业,而伊顿式的中学教育则造就了人。

低龄留学择校有技巧

英国实行义务教育。公立的小学和中学完全免费,但仍有众多家长愿意每年额外多交上万英镑费用选择私立学校。英国的家长认为,私立学校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管理体系。

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Sutton Trust)调查发现,曾就读于私立学校的员工,其收入比公立学校毕业的员工高出1/3左右。成绩统计则显示,91%就读私立学校的学生成功进入大学。如果进入顶级贵族学校,更是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低龄留学生涌入英国,有限的名额也在刺激中国家长,申请私立学校要提早计划,提前考察,做好准备,确保孩子学龄时能够顺利入学。各所学校每年都会有固定的开放日,家长可以在开放日全面参观学校的各项设施,和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实地考察得出自己的真实体验感受。

英国中学一般分为男校、女校和混校,男校和女校在英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国家长更愿意选择混校,但从教育角度讲,男校和女校普遍优于混校。英国的男校或女校的教育非常完善,很适合不同性别的学生成长。家长无须担心性别单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伊顿公学虽然是男校,但是管理者、老师中有不少女性。同时伊顿还和女子学校或混校互相交流。例如在学校的戏剧表演中,到需要女生扮演角色的时候,就到女校去邀请女生来演出。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要只考虑是男校女校还是混校,更应该考虑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的位置是否安全,以及学校是否适合中国学生等。

除了英国,美国也有非常著名的私立中学。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当选后,就把他的两个女儿玛莉娅和萨莎,送入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西德威尔友谊中学。西德威尔友谊中学曾培养了众多华盛顿精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儿子都曾在西德威尔友谊中学就读。

美国的私立高中和英国一样,倾向于小班教学,人数最少的班级可以达到8人。师生比例的分配非常合理,教师能够平等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每一所私立高中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教育,像是有的高中因体育教学而闻名,有的高中则是理工科很强。但同样地,每一所学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课程上的多样性,课外的社团活动也很丰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美国的私立高中毕业生成功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常春藤顶尖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公立高中的毕业生,有些著名私立高中这一比例甚至达到公立高中的数十倍。此外,美国也和中国一样有生源地区分,常春藤大学主要集中在美国东海岸的弗吉尼亚等州,尤其是波士顿市周边。正如北京的学生上北大清华更容易一样,在波士顿读书的学生上哈佛和麻省理工也更容易。

上一篇: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在线学习 颠覆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