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时间:2022-10-22 06:02:54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的作用。开放的教学目标旨在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让学生预先知道这一堂课要求达到的结果,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一、开放的教学目标

1.制定目标,注重全面。目标制定时,不仅仅考虑教材本身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当前基础知识和思维水平等实际状况。在制定认知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考虑发展领域的目标,即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而言,发展领域目标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2.达成目标,注重整合。各个环节教学时,不仅要达成认知领域的目标,同样还要考虑发展性目标是否达成,从有利于学生发展、体验的角度讲,环节不应“因认知目标已达成而不顾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就嘎然而止”。

3.评价目标,注重发展。评价目标时,不仅要评价认知目标是否达成,而且要评价学生在其他方面是否有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观念、探索和创新精神是否得到了培养。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数学学习是每位学生在不同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交流与表述,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习好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指导者和评估者。

1.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上产生“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迫切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2.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条件,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新知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因此,直观感知和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提供各种条件让学生眼、口、手、脑各种感官协调活动,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如教学8的减法运算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小棒自由摆放14-6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计算方法各异。有的学生从加法6+8=14,想到14-6=8。有的学生得出10-6=4;4+4=8;也有学生想到6可以分成4和2,14-4=10,10-2=8。有了操作过程,学生对各种方法理解不再困难,并能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方法进行计算。除了直观操作,也要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交流能集思广益,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3.保证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必须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操作与讨论时间,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和同伴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去伪存真,需要足够的时间。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形式上是放了,实际上扶得过牢,收得过早,把学生思维的火花过早地扼杀了。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快,让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多维度进行评价

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学习结果。传统的评价方式重在学习结果的评价,是一种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评价,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想评价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评价应是多维度的。首先评价应是全面的,不仅有对学生掌握“双基”的评价,也有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认知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其次,评价的过程是动态的,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而非只对结果的评价。再次,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正面评价,评价中带有鼓励,评价中带有指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一种主要方式。学生之间的评价不但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也可以看出学生认识事物的态度,暴露学生思维方式和过程,促使全体学生求同存异,更深入地学习。学生的自我评价更应得到重视,这是学生自我剖析、自我需要、自我发展的体现。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对学好数学是非常积极有用的。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 下一篇:优化建设解剖实验室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